健康誤區

早起馬上鍛煉未必好 跟著生物鐘最可靠

隨著鬧鐘響起, 昏昏沉沉的你艱難地爬起來, 為了健康出去跑步?近日,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的一篇報導稱, 也許把晨練作為早起後的第一件事來做未必科學有效。

終於有藉口偷懶啦, 研究表明也許早晨並不一定是最適合體育鍛煉的時刻。 來自伯明罕大學的科學家們認為, 無論你是一個“夜貓子”還是一個愛早起的人, 只有到了中午前後運動的效果才最明顯。

換句話說, 與其非要讓早上六點的鬧鐘把你從被窩裡“拉”出來, 在工作之前進行慢跑運動, 還不如多睡一會兒, 晚一點再跑步。

伯明罕大學的研究員 Roland Brandstaetter指出,

研究結果表明, 聽從自身生物鐘遠比機械地看時鐘更可靠。

“人體生物鐘的作用很大, 身體上的每一個細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鐘。 大腦中有生物鐘, 每個器官, 比如心臟、肝臟等都有生物鐘。 這些生物鐘控制著你的生理活動, 每件事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 ”

生物鐘很奇妙, 它讓習慣於早起的人也許起床後只要花費半個小時就能很清醒, 而想要讓“夜貓子”感覺困乏大概需要5、6個小時。 所以,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鍛煉時間選擇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