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電子煙含有毒物質,可導致人體病變!
近日, 世衛組織發布消息稱, 電子煙的二手煙是一種新的空氣污染源。 對比無煙的清新空氣, 電子煙中的二手氣溶膠可以造成PM1.0值高出14~40倍, PM2.5值高出6~86倍不等。 尼古丁含量高出10~115倍。 乙醛含量高出2~8倍, 甲醛含量高出20%。 因此, 世衛組織建議所有禁煙的公共場所, 應同時禁止電子煙的使用。
研究表明, 電子煙加熱溶液產生的二手氣溶膠(電子煙的二手煙)是一種新的空氣污染源。 其中包括顆粒物質(包括細顆粒和超細顆粒)、1,2-丙二醇、某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某些重金屬和尼古丁。 并非像很多營銷宣傳的那樣, 僅僅是“水蒸氣”而已。
有些電子煙是通過加熱特制溶液產生氣霧供使用者吸用的產品。 有的形狀像傳統的煙草制品, 有的像日常用品, 比如鋼筆, 或者U盤。 使用電子煙產生的氣溶膠通常含有毒物質和污染物, 可以導致人體發生一系列的病變。
世衛組織警告, 電子煙在青少年人群中使用率顯著上升, 在波蘭的青少年使用率甚至高達62%。 這一現象引起了全球以及世衛組織的廣泛關注, 這類產品不僅有害, 而且還會使原本不吸煙的青少年成為新的吸煙者。
研究表明, 從未吸煙的未成年人, 如果使用電子煙, 其后來開始吸煙的可能性比沒有接觸過電子煙也不吸煙的未成年人增加至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