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要是這麼教,等到他長大你老了,說不定被打的就是你了

文|秘笈君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 老子打兒子, 天經地義。 面對自己孩子偶爾的搗蛋, 便會毫不猶豫地想:打一頓就好了。 打一頓就真的好了嗎?估計你家孩子也是這麼想“打”你的。

早上, 謝女士就被兒子“家暴”了。 在收拾兒子房間的時候, 謝女士無意中發現兒子寫的一張小紙條:謝**(謝女士的全名), 你這個王*蛋, 總有一天我也要打死你!看著一個個歪歪扭扭的字, 謝女士真是又生氣又傷心。

兒子上小學二年級, 但是特調皮、不懂事, 為此, 脾氣暴躁的謝女士總是實施“棍棒教育”, 時間一久, 不知道是不是“打罵”不管用了,

兒子的叛逆期似乎提前到來了。 平時亂發脾氣不說, 還不尊重父母, 甚至出口成髒, 儼然一個“問題學生”。

以前, 也聽朋友說起她班的一個學生:孩子因不滿母親打擾他玩手機, 就對著母親大喊大叫的撒潑, 還用腳一直踢親媽。 一瞭解才知道是媽媽平時管得太嚴格, 連上廁所都要過問並規定時間, 孩子受不了爆發了。

孩子的爆發力, 是你想像不到的, 他小的時候你還能管住, 要是不加以糾正和正確的引導, 只是一味的打罵, 等到他長大了你老了, 說不定被打的就是你了。 要知道, 比起用打罵來相互對峙, 你不妨做到這三點:

一、父母的控制欲 

有多少父母覺得, 給了孩子生命就應該約束孩子的全部呢?曾看到一篇文章說:孩子不是父母的一顆許願樹,

你有什麼願望, 就一味地往樹上掛。

孩子總會有自己的思想和獨立空間, 父母在告訴他大是大非的前提下, 就請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吧, 留給孩子一個自己成長的機會。 畢竟大部分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做了你會開心, 哪些事情做了你會生氣。

二、對孩子的嬌慣

很多時候, 孩子成了家中的“寶”, 不管什麼情況都想著“孩子還小”, 因此就任由他胡鬧。 但要告訴父母的是, 再胡鬧也得有個度。

因為你過分的“嬌慣”, 會讓孩子將來在社會上很吃虧, 要知道, 這個世界上除了你, 是不會有人這麼無理由的讓他胡鬧的。 趁你還能管住孩子, 就要好好把握這個度了。

三、相互的尊重

其實,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有時只要看一點就能判斷, 那就是相互間的尊重。 如果父母對孩子從來都是大吼大叫的命令, 那麼孩子獨立以後難免也會這樣對你, 因為他不並不覺得這樣是錯的。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 當你老了, 抱怨孩子對你脾氣暴躁時, 你的感受說不定就是當年你孩子的感受。 所以, 孩子懂事起, 你就要教會他尊重, 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尊重。

當然你得先從尊重孩子開始, 所謂的“將心比心”, 就是最好不過的教育理念了。

#除了打罵, 你對孩子還有哪些妙招?#

-----------------------

孩子到底在哭什麼?孩子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該補鈣了?孩子挑食不吃飯是什麼原因?1歲真的必須斷奶嗎?寶寶怎樣才能長高些?

如果你有這些育兒困惑,

請關注百家號:【育兒秘笈】。

做心裡“有底”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