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秋季是女性們保健的大好季節

秋天的飲食結構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為主, 這是克多吃一些芝麻、蜂蜜、銀耳、乳製品等滋潤食物。 脾胃虛弱者, 勿吃生冷食物, 否則容易引起秋泄。 秋天空氣濕度小, 風力大, 在這樣的氣候下, 人體汗液蒸發很快, 皮膚容易乾燥, 同時從失去的汗液中丟失一部分水溶性維生素, 如維生素B等。

如果在秋天不注意補充水分和維生素, 不僅會出現皮膚乾燥, 還會出現維生素缺乏的現象。

因此每天早晨起來飲半杯溫開水及服一兩片複合維生素B和一片50毫克的維生素C, 午餐喝點瓜菜湯或半碗稀飯,

晚上可飲用一些果汁或稀釋的牛奶。 這樣不僅對人體健康大為有益, 而且對防止秋季肌體衰退變化很有好處。

秋季, 天高氣爽, 果實累累, 是女性們保健的大好季節。 身體衰弱的女性在秋季可選用一些“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 如大棗山藥粥、麥芽滬、糯米八寶粥等,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 可以使用具有健補脾胃作用的蓮子、山藥、扁豆、紅棗等補品。

秋季容易出現口幹唇燥等“秋燥”等症候, 應選食一些滋養潤燥的食物, 燕窩, 銀耳最好。 對大多數人來講, 還是有一白木耳為好。

白木耳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及磷、鐵、鎂、鈣等, 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之效。 可將白木耳用水浸泡發脹後, 煮熟加糖當點心吃,

對治療“秋燥”更為有效。 在秋季, 大眾化的秋季滋補良品首推百合。 百合具有養肺陰、滋肺燥、清心安神之功效, 尤其適於女性食用。

按照中醫“春夏滋陰, 冬秋養陰, 四季條例, 各有所重“的理論, 秋日裡我們還應重于養陰護陽, 一般來講, 秋天最好選擇食用蓮子粥、枸杞粥、牛奶粥以及八寶粥等, 也可多吃一些帶有溫補性的牛、養、狗肉之類, 以滋陰壯陽、溫補血氣、增強體質抵抗力, 起到潤澤臟腑、養顏護膚的效果.

貼秋膘是中國民間的一個傳統, 認為夏季之後, 人們應該多吃肉類, 增加營養、儲備脂肪, 以備過冬禦寒。 但是這個傳統適用于過去以穀類為主的單一、匱乏的食物條件, 現在生活中食物種類多, 人們攝入的脂肪、蛋白質含量並不低,

沒有“貼秋膘”的必要了。 而且, 對於心腦血管患者來說, 更不宜“貼秋膘”, 導致疾病發作。

秋季早晚寒涼, 變冷的空氣容易導致血管收縮, 威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 因此, 心腦血管患者秋季不宜晨練。

專家建議, 老年人和心腦血管患者鍛煉最好在晚餐之後, 如果是上午活動, 也儘量晚一些, 以減少心腦血管發病風險。

適應環境 防呼吸道疾病 專家解讀:中醫確實有取類比象的養生理論, 認為可以通過“以形補形”的方法來改善原有病灶或是預防相對應器官的發病。 秋季氣候乾燥, 呼吸系統疾病多發, 養肺就成為人們“想當然”的做法。 其實, 健康的人沒有必要對肺進行飲食或藥物調補, 日常起居注意一些就可以了。

秋季感冒多為“傷風”, 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 人們應該根據天氣冷暖變化適時增加衣服, 避免風寒侵襲;並通過適當鍛煉、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來提高機體的免疫機能。 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除了要遠離致病原之外, 還要注意保持空氣濕潤。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居室要多開窗通風, 加快空氣流通, 保持空氣新鮮。 室內濕度的調節則可通過晾濕毛巾和衣物來提高濕度, 有條件的話, 可以使用加濕器。 保養腸胃 保持樂觀情緒

專家解讀:“春捂秋凍”源於我國古代人們的穿衣習慣, 夏季到冬季之間可過渡的衣服很少, 往往脫掉夏裝就直接穿棉衣, 或脫掉棉衣直接穿夏裝, 因此留下了“春捂秋凍, 不得病”的古諺。

但盲目推崇“秋凍”則會危害健康。

首先, 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 防止腹部受涼, 夜間睡眠時要蓋好被褥。 其次, 要調節飲食, 可以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 避免燥邪傷害, 少吃辛辣, 防止其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同時, 腸胃道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與人的情緒密切相關。 因此, 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很重要, 避免焦慮、恐懼、緊張、憂傷等不良情緒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