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皮膚止癢藥有哪些

皮膚瘙癢是許多人都會出現的情況, 特別到了冬季乾燥的時候或者季節交換的時候, 許多人都會出現過敏的狀況, 讓人總是忍不住的去撓癢。 撓癢對對皮膚造成破壞, 於是治療瘙癢的藥品也是五花八門, 在治療皮膚瘙癢的藥基本上分為中藥和西藥, 但是西藥中含有激素, 皮膚會產生依賴和毒素, 所以中醫皮膚止癢藥受到了愛美人士的歡迎, 那麼中藥止癢藥有哪些呢?

1.祛風止癢法風癢多在頭面, 重時遍及全身, 癢感頗重。 偏寒用麻黃、桂枝、獨活、細辛;偏熱用牛蒡子、浮萍、薄荷。 通用有荊芥、防風、蒼耳子、蟬衣等。

2.理濕止癢法濕癢多在下半身, 伴濕爛腐癢的現象。 兼熱用茵陳、白鮮皮:兼寒用擯榔、沉香;通用的有藿香、佩蘭、苡仁、蒼術等。

3.殺蟲止癢法癢在趾縫、皺襞處、夜間尤重。 內服有使君子、雷丸、榧子;外用有硫磺、蛇床子、蘆薈、瞻酥等。

4.清熱止癢法癢太定處,

癢中兼有刺痛。 藥用寒水石、生地、丹皮;熱重化毒則用山扼、黃芩、銀花、蒲公英、黃柏等。

5.潤燥止癢法癢感多發生在秋冬之際皮膚十燥, 搔抓風皮較多:藥用首烏、小胡麻、熟地、白芍、阿膠、沙參、夜交藤等o

6.解毒止癢法多由藥毒經口、鼻、耳、目引起瘙癢。 選用綠豆粉、胡黃連、大青葉、浦公英、土茯苓等。

7.消食止癢法凡食魚蝦海鮮食品, 磨消難化而致癢, 選用蒲公英、蘇葉、神曲、山碴、穀芽、麥芽、生大黃等。

8.化瘀止癢法癢時非要抓破出血不可。 否則不能止癢。 選用蒲黃、甲珠、紫葳、山茶花、桃仁等。

9.醒酒止癢癢由飲酒而發生。 選用枳椇子、白豆蔻、砂仁、葛花等。

10.補虛止癢全身瘙癢不止.狀如蟲行皮中。 偏陰虛用沙參、雞子黃;偏陽虛用沉香、紫石英、仙茅;偏氣虛用黃芪、黨參、白術;偏血虛用熟地、首烏、阿膠。

以上就是常見的十種中醫皮膚止癢藥。 中醫的藥材都是取自大自然的植物, 沒有經過化合物的加入, 所以中醫藥是不含激素的, 多於皮膚的的損傷和負擔也是接近於零, 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皮膚瘙癢總是讓人覺得不舒服, 所以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給皮膚補水, 也要注意皮膚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