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抗皮膚過敏藥有哪些

皮膚過敏在平時生活當中是比較常見的, 皮膚過敏屬於變態反應, 是因為機體的一些受抗原物質出現刺激引起的一些生理功能紊亂和組織損傷, 出現皮膚過敏, 應該及時使用一些抗皮膚過敏的藥物, 這方面的藥物也是比較多的, 比如說抗組胺類的藥物, 過敏反應介質阻釋藥物, 組胺脫敏劑等等, 都是比較常見的抗過敏的藥物。

抗皮膚過敏藥有哪些

1.抗組胺藥物。

臨床常用的主要是組胺H1受體拮抗藥, 如苯海拉明、異丙嗪、氯苯那敏等, 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非特異性異常抗變態反應藥, 能與組織胺競爭效應細胞上的組胺H1受體, 使組胺不能同H1受體結合, 從而抑制其引起過敏反應的作用。 2.過敏反應介質阻釋藥。

能穩定肥大細胞膜, 阻止組胺及其他過敏反應介質的釋放, 產生抗過敏效應, 如色甘酸鈉, 酮替芬等。

3.組胺脫敏藥。

如組胺H1受體激動劑倍他司汀、小劑量組胺稀釋液、粉塵蟎注射液等, 對患者反復注射, 以提高對組胺的耐受性。 4.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如孟魯斯特、紮魯斯特等, 主要用於呼吸系統過敏症。 5.抑制抗原抗體反應藥物

如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 6.改善或控制變態反應症狀的藥物

包括平滑肌解痙藥, 如沙丁胺醇等;包括減輕過敏所致水腫的藥物, 如葡萄糖酸鈣等。 由於臨床上組胺H1受體拮抗藥的使用占絕大多數, 下面主要介紹組胺H1受體拮抗藥。

注意事項新生兒和早產兒對組胺H1受體拮抗藥抗膽鹼作用的敏感性較高,

不宜使用;抗組胺藥可抑制過敏原性物質的皮試反應, 因此在皮試前若干天應停止使用一切抗組胺藥物, 以免影響皮試結果。

抗過敏藥都有副作用, 不宜長期、大劑量服用某一種抗過敏藥, 否則不僅容易引起藥物失效, 嚴重者還會出現種種不良反應, 甚至毒副作用。 在服用抗過敏藥同時, 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西藥, 一定要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