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空泡蝶鞍對生命的影響?

空泡蝶鞍一般分為原發性的疾病和繼發性的疾病, 不過空泡蝶鞍是不會對生命有影響的, 空蝶鞍綜合征使人的垂體變小, 擴大, 引發一些臨床症狀, 如頭疼、頭暈等, 可以是原發性的也可以是繼發的垂體瘤, 一般是需要通過手術才能治療的。 空泡蝶鞍一般是不會影響人的生命的, 帶大家可不必擔心。

原發性空泡蝶鞍綜合征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 可有下列數種因素:

1、鞍隔的先天性解剖變異 有人在屍檢中發現僅有41.5%鞍隔完整, 21.5%鞍隔為2mm寬的環, 5.1%鞍隔完全缺如。 而在該組中, 因鞍隔缺損致原發性空泡蝶鞍的發病率為5.5%。 鞍隔不完整或缺如, 在搏動性腦脊液壓力持續作用下使蛛網膜下腔疝入鞍內, 以致蝶鞍擴大, 骨質吸收, 脫鈣, 垂體受壓萎縮而成扁平狀貼於鞍底。

2、腦脊液壓力 即使顱內壓正常, 也可因鞍隔缺損, 正常搏動性腦脊液壓力可傳入鞍內,

引起蝶鞍骨質的改變。 Foley認為慢性顱內壓增高造成空泡蝶鞍的可能性最大。

3、鞍區的蛛網膜粘連 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能因鞍區局部粘連使腦脊液引流不暢, 即在正常的腦脊液搏動性壓力作用下, 衝擊鞍隔, 逐漸使其下陷、變薄、開放、待鞍隔開放(缺損)達一定程度後,

蛛網膜下腔及第三腦室的前下部可疝入鞍內。

4、內分泌因素 在妊娠期垂體呈生理性肥大, 可增大2~3倍, 多胎妊娠時垂體繼續增大, 妊娠中垂體變化有可能把鞍隔孔及垂體窩撐大, 於分娩後哺乳期垂體逐漸回縮, 使鞍隔孔及垂體窩留下較大的空間, 有利於蛛網膜下腔疝入鞍內。 原發性空泡蝶鞍多見於多胎妊娠的中年婦女可能與此有關。 有內分泌靶腺(性腺、甲狀腺、腎上腺)功能減退或衰竭者垂體可增生肥大, 用相應靶腺激素替代治療後, 可使增生的垂體回縮, 從而產生空泡蝶鞍。

5、垂體病變 因垂體供血不足而引起垂體梗塞而致本病。 垂體瘤或顱咽管瘤發生囊性變, 此囊可破裂與蛛網膜下腔交通而致空泡蝶鞍。 此外, 垂體瘤自發生變性壞死可致鞍旁粘連或引起蛛網膜下腔疝入鞍內。

6、鞍內非腫瘤性囊腫 可由垂體中間部位雷斯克袋的殘留部鈣化而來, 妊娠時增大, 產後稍縮小, 多次妊娠後則可造成空泡蝶鞍。 繼發性空泡蝶鞍是因鞍內或鞍旁腫瘤,

經放射治療或手術後發生。 據國內報導原發性空泡蝶鞍以鞍區粘連所致者居多(約占50%), 引起鞍隔缺損、鞍區粘連及垂體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