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鮑魚的正確吃法 不該吃的不要吃

鮑魚是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平民百姓很少見到的食物, 畢竟鮑魚的價格特別高, 吃一頓鮑魚的錢快趕上別人半個月的生活費了。 但是, 這種情況只發生在十幾年前, 如今人們的生活都好了, 誰家還不吃頓餃子啊!鮑魚已經慢慢的走上了平民百姓的餐桌。 不過, 鮑魚雖然名貴但是依舊要講究正確的吃法, 不能因為太貴而怕浪費整條都吞下去, 這是非常不健康的。

很多人吃鮑魚時, 多習慣把整只鮑魚都吃進嘴裡。 你知道嗎, 海鮮也有不能吃的“死角”, 那麼鮑魚哪些部位不能吃呢?

有些人因鮑魚價格貴, 不願去其綠色的內臟。 鮑魚內臟是有毒, 而且呈季節性, 與海藻的生長有關, 有毒時期在每年的2-5月份, 這時期鮑魚內臟不能吃。

鮑魚的內臟器官含有光致敏毒素, 是海藻葉綠素衍生物的分解產物。 這種毒素一般在春季聚集在鮑魚的肝臟中, 具有光化活性,

如果有人吃了含有這種化合物的鮑魚, 然後又暴露于陽光中的話, 該物質會促使人體內的組氨酸、酪氨酸和絲氨酸等胺化合物的產生, 從而引起皮膚的炎症和毒性反應。

鮑魚毒素的中毒症狀為臉和手出現紅色水腫, 體質過敏者反應就更大, 但不是致命的。 所以建議去其內臟。

新鮮的鮑魚如何挑選?

首先, 從外觀上看, 鮑殼顏色光亮, 不能有寄生物附著, 魚肉呈米黃色、淺棕色, 形狀為橢圓形, 無破損, 個頭均勻, 這樣的鮑魚就比較好。 其次, 要上手捏一捏肉質, 好的鮑魚肉質豐厚、飽滿, 柔軟有彈性, 活的鮑魚一碰就會收縮, 而那些僵硬的鮑魚就是死的, 不能食用了。

挑選到滿意的鮑魚, 製作時, 要先沿著鮑殼, 把肉劃下來。

裡面會有一些內臟, 要去除乾淨。 然後拿軟刷把鮑魚肉表面刷洗乾淨, 特別是縫隙處一定要多刷幾遍。 鮑魚放蒜蓉蒸, 或者煲湯、煮粥都可以, 整塊的鮑魚可以切十字形花刀, 這樣易熟也入味。

如果是挑選幹鮑, 那麼主要是看產地, 日本鮑品質最好, 因為鮑魚生長週期長, 肉質緊實。 挑選幹鮑時, 也要看色澤, 呈淡牙黃色、淡紅色為好;燈光下、日光下, 好的幹鮑會有一定的透明度, 聞上去有淡淡的海鮮的香味, 摸上去肉質厚實, 沒有黏手的感覺。 而且好的鮑魚一般表面沒有白色的鹽霜粉末, 已經清洗乾淨了。

還有一些可惡的黑心商販為了賺取黑心錢, 會在鮑魚裡面放入一些比較沉重的金屬塊, 這樣可以增加斤數, 賺的前就會更多。

大家在挑選鮑魚的時候一定要用手捏一捏中間的部分, 看看裡面是不是被放入了雜物。 假如在正常情況下鮑魚看起來不大但是重量卻很沉, 那麼就一定摻假了, 這時候大家就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 讓這類黑心商販接受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