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春日韭菜是“壯陽草”

中醫養生名言, “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是出自《內經·素問》。 春夏時, 氣候由寒變熱, 萬物從冬眠中復蘇, 陽氣升發旺盛。 同時, 陽氣的升發易引起陰精隨之外泄, 此時要注意養陽, 不要令其升發太過, 造成陰精不足, 陰陽失調。

養陽並非補陽

依照“春夏養陽”的理論, 首先就要在飲食上注意清淡, 少油膩, 可適當多吃薑、蒜;少吃冷飲, 特別是老人和幼兒, 免得傷了脾胃陽氣;老年人多腎虧脾弱陽氣不足, 煮飯要做到鬆軟易消化, 食後能讓脾臟健運, 五臟安和。

需要提醒的是, “養陽”並不是“補陽”, 所以人參、鹿茸等大補之物, 非陽虛之人, 春夏還是不沾的好。 起居上, 應該“夜臥早起”, 洗漱後在室外清淨之處散散步, 以呼吸新鮮空氣, 舒展人體陽氣。 外出運動時不能過量, 以形體雖勞而不倦, 皮膚微出汗為宜。

春日韭是“壯陽草”

一年之際在於春, 春季陽氣逐漸旺盛, 這時若能因勢利導壯陽補腎,

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春季正是腎虛陽萎患者壯陽的大好時機。 民間素有“春日吃韭最香”的說法, 更視它為壯陽菜。 韭菜春天時吃最鮮, 到了夏天則會帶腥, 《本草綱目》記載“正月蔥, 二月韭”就是說, 2月生長的韭菜最適合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