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汽車暴曬變毒氣室 上車前先通風3分鐘

眼下雖已入秋, 但中午時段氣溫仍比較高, 悶熱難耐, 不少車主上車後還是會習慣性地趕緊打開空調。 但這個簡單的舉動可能會危害健康, 甚至致命。

有研究顯示, 當外部氣溫升至30攝氏度以上時, 汽車內部溫度會在15分鐘內急速達到65攝氏度以上, 此時甲醛、甲苯等的揮發量是正常時的5~7倍。 同時, 車內真皮坐墊、腳墊等物件也會釋放出其他有毒物質。

暴曬後車內溫度過高時, 立刻打開空調會讓本就“毒氣”蔓延的車廂環境雪上加霜。 這是因為, 打開車門後若沒有適當的通風換氣, 彌漫在車內的甲醛、甲苯等“毒氣”,

在空調啟動後有可能會與吸入的發動機或引擎廢氣疊加, 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輕則出現頭暈、眼花、四肢無力等症狀, 嚴重者會有噁心、嘔吐等中度中毒的表現。 若沒能及時發現和處理不適, 長時間缺氧會使腦、心臟、肺臟等器官功能逐漸衰竭, 進入重度中毒階段, 或可致命。

進年來, 國家生產的車都有三元催化劑, 在室外環境和怠速狀態下, 一氧化碳的產生接近於零。 但在地下車庫等室內環境下, 發動機會因氧氣不足致燃燒不充分而產生成倍的一氧化碳。 而汽車的密封性又做不到完全隔離空氣, 結果就是一氧化碳會進入駕駛室內, 導致車內人員中毒。 有的車輛由於老化, 其密封性、一氧化碳排放水準都會成倍惡化,

也會導致在車窗密閉並開著內迴圈模式空調時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悲劇。

在氣溫較高的天氣, 上車前最好先打開車窗通風3分鐘, 待有毒空氣釋放完後再駕駛。 如需開空調, 最好同時給車窗留點縫, 方便通風換氣。 開車時, 一旦有頭暈、噁心等情況, 應儘快下車換個環境。 若症狀不能緩解, 要及早就醫, 千萬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