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吃面條后運動 小心致命

吃面條后運動可致命

吃面條后運動可能喪命――在最近剛剛結束的美國過敏、哮喘和臨床免疫學會年會上,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的尹佳教授和文利平醫生報告了我國15例“吃面食以后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病例。

據介紹, 這種病在醫學上被稱之為“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 這是中國醫生首次向世界同行報告, 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 也有因食入面食后運動而誘發的過敏性休克病人。

尹佳介紹說, “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就是患者在食入面食后6小時內如果運動, 就可誘發嚴重過敏反應癥狀, 但不運動就沒有過敏反應癥狀。 我國過去沒有人報告過此病, 但幾年前對一位不明原因反復休克的患者歷經2年的診斷和分析過程后, 最終確診該患者為“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 此后幾年, 她和文利平等醫生已陸續診斷出數十例此類病人。

尹佳說, “食物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是食物過敏的特殊類型。 患者在食入蝦、芹菜、小麥等食物后6小時內運動就會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 輕者會突發全身皮膚瘙癢、潮紅、蕁麻疹、喉頭水腫、呼吸困難、哮喘等癥狀, 嚴重者可有血壓下降、意識喪失。 因起病突然, 如果遠離醫院, 一旦搶救不及時會導致生命危險。

近十年來, 全球食物過敏患病率明顯升高, 因食物誘發的過敏性休克的發病率也逐年增高。 文利平說, 過敏性休克是疑難病癥, 可由多種原因誘發。 國內目前診斷“食物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主要依靠醫生對病史的詳細詢問、綜合分析和過敏原檢查。 她提醒過敏性休克病人就診時應盡可能詳細地向醫生提供發病前的進食情況、當時所處環境及身體狀態。

鮮甜美味的楊桃是腎病病人的克星, 誤食或會奪命!昨天, 廣東省腎臟病研究所在南方醫院掛牌成立, 該研究所領銜人中科院院士侯凡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廣東省成人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是12%, 高出全國平均成年患病率兩個百分點, 究其原因或與廣東人愛喝老火湯的飲食習慣有一定聯系, 而楊桃也是腎病病人的克星。

水果蔬菜過敏能致命

在中國, 這種情況也比較普遍。 近年來, 因食用果蔬而過敏的情況越來越多, 患者一般會出現口腔水腫、突然憋氣的癥狀, 或者眼睛癢, 打噴嚏、流鼻涕、等類似鼻炎的表現。

此外, 很多水果過敏與花粉過敏還存在著一定的對應關系。

比如對樺樹過敏的人, 就可能對蘋果、梨等過敏;對蒿花過敏的人, 則有可能對桃子過敏。 對 水稻花粉過 敏的人, 不宜吃哈密瓜、西瓜、獼猴桃和橙子;對豬草過敏的人, 不宜吃哈密瓜、西瓜和香蕉;對花粉過敏的人, 往往會對栗子、獼猴桃和香蕉過敏。

另外, 很多蔬菜中還具有光敏性物質, 比如人們常吃的油菜、萵筍、小白菜、菠菜、芹菜、芥菜、莧菜、馬齒莧等。 每逢5—8月, 陽光強烈, 如果過多 食用這些蔬 菜, 又沒有“躲”開太陽, 有些人的皮膚上就會出現紅斑、丘疹、淤點、水皰, 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皮膚潰瘍, 并伴有頭痛、惡心、嘔吐、腹瀉等。

果蔬過 敏可輕可重。 對大部分人來說, 吃了致敏果蔬后, 僅會出現嘴唇水腫、皮疹、脫皮、皮膚瘙癢、口舌麻木等,

一般癥狀較輕, 一兩個小時內會消失。 但對有些 人來說, 過敏情況會很嚴重, 甚至導致過敏性休克, 如不及時處理, 很可能送命。 所以, 只要出現癥狀, 最好馬上到醫院, 以防萬一。

那么, 對過敏體質的人來說, 真的就不能“一飽口福”了嗎?專家提醒, 如果吃某種水果時出現過不適, 以后再吃這種水果就需要特別注意, 不要一次吃 過多。 對癥 狀較輕的過敏患者來說, 由于絕大多數過敏物質存在于果皮中, 康敏樂搭檔專家建議在食用水果前先削皮;或將水果放在微波爐里加熱30秒, 可使致敏成分分解破 壞, 并且不會讓水果熟透。 還有一個辦法, 即將水果切開, 在空氣中放置一會兒, 產生氧化反應后,

其致敏性也可降低。

盤點水果過敏致死離奇事件:

菠蘿過敏可致命

時令果蔬大量上市的季節, 香甜的菠蘿、碧綠的蠶豆十分誘人, 急救專家提醒市民, 過敏體質的人吃這些時令果蔬一定要當心, 菠蘿、蠶豆中的某些成份可引起過敏反應, 嚴重的可致命。

近日,一個外地來蘇打工者就因為吃菠蘿而吃足了“苦頭”。當天中午,這個年輕人吃了一個菠蘿,立刻出現臉色蒼白、發冷、渾身冒冷汗等癥狀,隨即還出現了嚴重的上吐下瀉,患者被急送至市立醫院治療,在輸液過程中,患者突然休克,經醫生的全力搶救才挽回了性命。

據市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劉海燕介紹,菠蘿含有菠蘿蛋白酶,一些過敏體質的人食用菠蘿后腹部有陣發性絞痛、嘔吐、腹瀉,大便為黃色水樣及糊狀;全身發癢、皮膚潮紅,四肢及口、舌發麻,多汗,眼結合膜充血;嚴重者出現頭痛、頭暈、心動過速、面色蒼白、血壓下降、意識不清等過敏性休克癥狀。這與進食菠蘿量的多少無關,一般食后10分鐘到2小時出現癥狀。劉海燕介紹說,食用前將菠蘿放入鹽水中浸泡或加熱可破壞具有致毒作用的菠蘿蛋白酶。但過敏體質者最好禁食或慎食菠蘿。

劉海燕還提醒市民,蠶豆好吃但也應警惕蠶豆病。蠶豆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是由于紅細胞中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遺傳性缺陷所致,發病男性多于女性,兒童多于成人。蠶豆病患者大都吸入花粉隨即發病,也可因為食入蠶豆而發病,患者可有發熱、頭痛、陣發性腹痛、嘔吐、黃疸及貧血;尿少而紅,呈紅葡萄酒或醬油樣;有的病人也有嗜睡、脫水等癥狀,重癥可有高熱、寒戰、深度黃疸、昏迷,極重病人可以在1-2天內出現生命危險。劉海燕提醒市民,如發現以上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家族中有蠶豆病史的人或內服伯氨喹等藥物后曾出現溶血現象的人均應禁食生、熟蠶豆及其制品,而且應當避免接觸蠶豆花粉。

近日,一個外地來蘇打工者就因為吃菠蘿而吃足了“苦頭”。當天中午,這個年輕人吃了一個菠蘿,立刻出現臉色蒼白、發冷、渾身冒冷汗等癥狀,隨即還出現了嚴重的上吐下瀉,患者被急送至市立醫院治療,在輸液過程中,患者突然休克,經醫生的全力搶救才挽回了性命。

據市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劉海燕介紹,菠蘿含有菠蘿蛋白酶,一些過敏體質的人食用菠蘿后腹部有陣發性絞痛、嘔吐、腹瀉,大便為黃色水樣及糊狀;全身發癢、皮膚潮紅,四肢及口、舌發麻,多汗,眼結合膜充血;嚴重者出現頭痛、頭暈、心動過速、面色蒼白、血壓下降、意識不清等過敏性休克癥狀。這與進食菠蘿量的多少無關,一般食后10分鐘到2小時出現癥狀。劉海燕介紹說,食用前將菠蘿放入鹽水中浸泡或加熱可破壞具有致毒作用的菠蘿蛋白酶。但過敏體質者最好禁食或慎食菠蘿。

劉海燕還提醒市民,蠶豆好吃但也應警惕蠶豆病。蠶豆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是由于紅細胞中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遺傳性缺陷所致,發病男性多于女性,兒童多于成人。蠶豆病患者大都吸入花粉隨即發病,也可因為食入蠶豆而發病,患者可有發熱、頭痛、陣發性腹痛、嘔吐、黃疸及貧血;尿少而紅,呈紅葡萄酒或醬油樣;有的病人也有嗜睡、脫水等癥狀,重癥可有高熱、寒戰、深度黃疸、昏迷,極重病人可以在1-2天內出現生命危險。劉海燕提醒市民,如發現以上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家族中有蠶豆病史的人或內服伯氨喹等藥物后曾出現溶血現象的人均應禁食生、熟蠶豆及其制品,而且應當避免接觸蠶豆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