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三張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Sān Zhānɡ Yè

【別名】三塊瓦、三葉珍珠草、三支葉、節骨風、解毒草、跌打鼠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三葉香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adix et Herba Lysimachiae Insignis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洗淨, 切段, 曬乾或鮮用。

【性狀】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 常彎曲, 長5-15cm或更長, 直徑2-5mm。 表面較平滑, 淡紅褐色, 有眾多棕紅色小斑點, 並有稀疏的細根痕。 質脆, 易折斷, 斷時有粉塵。 斷面皮部較木部厚, 類白色, 易與木部分離;木部淡黃色。 氣無, 味微辣。

【性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行氣活血。 主風濕痹痛;脘腹疼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6-9g;鮮品15~30g;或泡酒。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酒調敷。

【各家論述】1.《雲南中草藥》:疏風通絡, 平肝。 2.《文山中草藥》:祛風除濕, 舒筋活血。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