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燈臺樹果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ēnɡ Tái Shù Guǒ

【英文名】Bothrocaryum controuersa(Hemsl.)Poyark.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燈臺樹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throcaryum controuersa (Hemsl.)Poyark.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節果熟時采摘, 曬干。

【原形態】落葉喬木, 高6-15m。 樹皮暗灰色;枝條紫紅以, 無毛。 葉互生;葉柄長2-6.5cm;葉片寬卵形或寬橢圓形, 長6-13cm, 寬3.5-9cm, 先端漸尖, 基部圓形, 上面深綠色, 下面灰綠以, 疏生貼伏的柔毛;側脈6-7對。 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 稍被貼伏的短柔毛;花小, 白色;萼齒三角形;花瓣4, 長披針形;雄蕊4, 伸出, 長4-5mm, 無毛;子房下位, 倒卵圓形, 密被灰色貼伏的短柔毛。 核果球形, 紫紅以至藍黑色, 直徑6-7mm。 花期5-6月, 果期7-8月。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驅蛔。 主肝炎;腸燥便秘;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10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