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淋洗法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淋洗法早在宋代, 唐慎微所著的《證類本草》中, 就載有草繩淋法治療中暑;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有用冷水淋射百會穴或啞門穴治療鼻衄的記載。 現代臨床上則主要用淋洗法治療一些局部浮腫疼痛的病症, 均有較好療效。

【操作方法】

將所選藥物煎湯去渣, 趁熱把藥水裝入帶細眼的小噴壺內, 不斷地噴淋患處;噴淋時, 下麵放置容器, 以接藥水;若水已涼, 可加熱, 再倒入小噴壺內, 繼續噴淋;每日淋洗2次, 每次可重複噴淋2~3遍, 每劑藥可連用2天。

【主治病症】

一、外傷疼痛

梔子血竭消腫湯(《中醫簡易外治法》) 黃梔子60g,

血竭15g(或以乳香代)。 藥放砂鍋內, 兌入涼水300ml, 煎沸去渣, 走熱將藥水裝入帶細眼的新噴壺內, 不斷淋射患處, 下接搪瓷盆。 每日可淋射2次共4番, 每劑藥可用2天, 10天為1療程。 功能清熱活血, 消腫止痛。 主治外傷腫痛。

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活血通脈湯(經驗方) 桂枝、花椒各10g, 透骨草30g, 千年健、雞血藤、雙花、蘇木、紅花、乳香、沒藥、乾薑、樟腦各15g。 將上藥裝入布袋內縫好, 加水2000ml煎湯, 待藥液溫度適宜時, 裝入噴壺內淋洗患處, 每日2次, 每次30~50分鐘。 功能溫經散寒。 活血通脈。 主治寒濕阻絡及血脈瘀阻型脈管炎。

三、毒蛇咬傷

銀花甘草解毒湯(《常見病中草藥外治療法》) 金銀花15g甘草3g。 上藥煎湯, 去渣取汁裝噴壺內淋洗患處, 每次10~15分鐘, 每日3-4次。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火毒型蛇傷。

四、黃水瘡(膿皰瘡)

膿皰洗劑(新中醫1985;17(7):10) 黃柏30g, 生大黌30g, 苦參30g, 蒲公英20g, 銀花20g, 百部20g。 將上藥煎水裝入噴壺內反復淋洗患處, 有粘稠滲出液或結痂時, 宜先以溫熱淡鹽水輕洗清除後再用本法。 每日3~5次, 一般4~7次即愈。 功能清熱燥濕。 主治黃水瘡。

五、疥瘡

洗疥瘡方(《外科正宗》) 苦參250g, 豬膽汁4~5枚。 先煎苦參取汁, 然後和入豬膽汁攪勻。 用噴壺淋洗患處, 3日1次, 3~5次愈。 功能清熱解毒殺蟲。 主治疥瘡。

六、帶狀皰疹

青蒿湯(《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 青蒿草500g。 將藥煎湯, 待藥湯溫度降至皮膚能耐受時, 用藥湯反復淋洗患處, 每日1次, 一般5~7次愈。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帶狀皰疹。

七、蕁麻疹

蟾蜍水(《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活蟾蜍3~4只。 將蟾蜍去內臟, 洗淨後加水煎至極爛,

用紗布過濾去渣, 留湯淋洗患處。

功能清熱解毒利濕。 主治蕁麻疹。

八、骨折

接骨酒(新醫學雜誌 1978;(3):1) 接骨草500g。 上藥加白酒少許炒至略帶黃色, 加水文火煎6~8小時, 再與45%酒精配製成藥酒500ml, 每次用50ml, 淋洗患處, 每日2~3次。 功能活血接骨。 主治骨折。

【注意事項】

1.淋洗時, 藥液量之大小, 噴淋時間之長短, 可依具體病證而定。

2.若用於潰瘍, 則已用過之藥水, 不能重複使用, 應另煎藥液。

3.淋洗時, 應注意保暖, 治療完畢, 要擦乾局部皮膚。

4.夏季藥液擱置時間不能過長, 以免變質, 儘量用新鮮之藥液淋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