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清晨血壓高危害大 測血壓把握3點

不少高血壓病人有個誤區, 認為每週甚至每月測一次血壓就夠了, 其實即使每日測一次也不夠, 這是因為人的血壓是24小時波動的。

人的血壓是24小時波動的

大部分人在夜間睡眠時血壓降低, 于淩晨2~3點降至穀底, 清晨醒前血壓快速升高, 早上6~10點的時間段, 血壓從相對較低的水準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到較高水準, 絕大多數人會達到一天內最高水準。

大部分人在夜間睡眠時血壓降低,

于淩晨2~3點降至穀底, 清晨醒前血壓快速升高

有時能比夜間高出40~50毫米汞柱以上。 清晨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家庭自測血壓大於135/85毫米汞柱;診室測量大於140/90毫米汞柱。

孫甯玲教授指出, 清晨血壓長期過高會給患者帶來很多嚴重危害。

清晨血壓長期過高會給患者帶來很多嚴重危害

會造成心臟以及造血系統的血凝狀態;損害大腦、血管和腎臟;引起心肌肥厚、心肌氧耗量增加;使血小板聚集增加;

猝死、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發病高峰均在覺醒前後4~6小時內

誘發無症狀的動脈硬化症、頸動脈內膜增厚斑塊、缺血性中風;導致血管結構病變或功能改變;同時會引起蛋白尿的產生等。

研究顯示, 猝死、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發病高峰均在覺醒前後4~6小時內。 缺血性腦卒中在清晨時段的發生風險是其他時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風險在早上7~9點間比其他時段增加70%。

抓住降壓管理突破口

清晨高血壓的危害顯而易見, 然而患者對其控制相對較差, 令人擔憂。

高血壓患者中, 約6成人清晨血壓並未得到控制

在我國, 診室血壓得到控制的高血壓患者中, 約6成人清晨血壓並未得到控制。

“清晨服藥前血壓是血壓管理的抓手。 清晨時段的血壓異常升高與心腦血管事件密切相關, 把清晨血壓作為一個切入點和突破口, 對於提高高血壓整體管理水準至關重要。

清晨服藥前血壓是血壓管理的抓手

對絕大多數患者來說, 控制好清晨血壓也就意味著控制好了全天24小時的血壓;通過監測清晨服藥前血壓, 可以很好地判斷患者的降壓治療方案是否能夠真正控制24小時血壓。 ”

在控制清晨血壓增高方面, 患者要做到以下幾點。

戒煙、戒酒、充足的睡眠可以改善清晨血壓

首先,進行生活方式干預。戒煙、戒酒、充足的睡眠可以改善清晨血壓。研究發現,重度失眠患者及睡眠呼吸障礙綜合征的患者,清晨血壓更容易升高,控制好這些疾病有助於降低清晨血壓。

第二,避免劇烈運動。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清晨是最危險階段,此時進行晨練特別是劇烈運動,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進行晨練特別是劇烈運動,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第三,有效的降壓治療。藥物治療是最根本的措施,選用覆蓋24小時的長效藥物,才能使清晨血壓控制效果更佳。中國高血壓指南推薦,在清晨血壓階段使用長效製劑,1次/天能保證24小時有效控制血壓,防止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對藥物的選擇性、適用性、反應性不一樣,而且合併機體狀態不一樣。

需要選擇長效藥物和其他藥物聯合共同維持夜間和清晨血壓的下降

比如有些合併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的患者除了清晨血壓高外,夜間血壓也會有所增高。單一用藥對他們效果不佳,需要選擇長效藥物和其他藥物聯合共同維持夜間和清晨血壓的下降。

測清晨血壓,把握3個“要”

清晨血壓監測有3個方法:

第一,診室血壓。即患者在醫院進行測量。

測清晨血壓,把握3個“要”

第二,家庭血壓測量。患者起床一個小時內用家庭血壓表進行測量。

第三,佩戴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儀,觀察清晨血壓的變化。

以上方法都可以使患者瞭解清晨血壓監測的指標,其中家庭自測最方便實現。為了得到準確結果,測量前需要把握“3個要”:

1.要在清晨服藥前測量。

要在起床後1小時內,排空膀胱、排便後測量

2.要在起床後1小時內,排空膀胱、排便後測量。這是因為排便前,由於張力刺激會使血壓不穩定。

3.要在早餐前測量。因為進餐會對人體產生影響,這時的血壓不能代表患者實際血壓。

老年人也要注意站立位的血壓

此外,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而言,為了防止體位性低血壓,除了監測坐位血壓外,還要注意測量站立位的血壓。

戒煙、戒酒、充足的睡眠可以改善清晨血壓

首先,進行生活方式干預。戒煙、戒酒、充足的睡眠可以改善清晨血壓。研究發現,重度失眠患者及睡眠呼吸障礙綜合征的患者,清晨血壓更容易升高,控制好這些疾病有助於降低清晨血壓。

第二,避免劇烈運動。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清晨是最危險階段,此時進行晨練特別是劇烈運動,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進行晨練特別是劇烈運動,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第三,有效的降壓治療。藥物治療是最根本的措施,選用覆蓋24小時的長效藥物,才能使清晨血壓控制效果更佳。中國高血壓指南推薦,在清晨血壓階段使用長效製劑,1次/天能保證24小時有效控制血壓,防止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對藥物的選擇性、適用性、反應性不一樣,而且合併機體狀態不一樣。

需要選擇長效藥物和其他藥物聯合共同維持夜間和清晨血壓的下降

比如有些合併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的患者除了清晨血壓高外,夜間血壓也會有所增高。單一用藥對他們效果不佳,需要選擇長效藥物和其他藥物聯合共同維持夜間和清晨血壓的下降。

測清晨血壓,把握3個“要”

清晨血壓監測有3個方法:

第一,診室血壓。即患者在醫院進行測量。

測清晨血壓,把握3個“要”

第二,家庭血壓測量。患者起床一個小時內用家庭血壓表進行測量。

第三,佩戴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儀,觀察清晨血壓的變化。

以上方法都可以使患者瞭解清晨血壓監測的指標,其中家庭自測最方便實現。為了得到準確結果,測量前需要把握“3個要”:

1.要在清晨服藥前測量。

要在起床後1小時內,排空膀胱、排便後測量

2.要在起床後1小時內,排空膀胱、排便後測量。這是因為排便前,由於張力刺激會使血壓不穩定。

3.要在早餐前測量。因為進餐會對人體產生影響,這時的血壓不能代表患者實際血壓。

老年人也要注意站立位的血壓

此外,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而言,為了防止體位性低血壓,除了監測坐位血壓外,還要注意測量站立位的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