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口臭提示身體疾病 自測口臭的小方法

生活有很多人被口臭問題所困然, 因為口臭不敢跟別人講話, 因為口臭不敢跟男朋友親熱……令人作嘔的口氣真是令人尷尬、煩惱。

想要擺脫它就得先弄清楚口臭是怎麼一回事, 預示著什麼疾病, 然後才能對病服藥。

口臭是身體發出的預警:

胃腸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都可能伴有口臭。

便秘:長期便秘, 體內產生的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 就會引起口臭、食欲減退、易怒等症狀。

肺炎及鼻腔疾病:患這兩種病也有口臭的可能, 因為肺部有炎症, 呼吸經過肺部後產生出來的氣體就是被污染的;而鼻腔生病所引起的原因也是同樣的道理。

肝、腎功能衰竭等全身性疾病:如酮酸中毒可出現甜味或爛蘋果味。

自測口臭的小方法:

自測口氣的方法:將左右兩手掌合攏並收成封閉的碗狀, 包住嘴部及鼻頭處, 然後向聚攏的雙掌中呼一口氣後緊接著用鼻吸氣,

就可聞到自己口中的氣味如何了。

也可以用一次性的塑膠小勺在舌背上輕刮幾下, 放到鼻前判斷,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檢查來源於舌頭後部的口臭。

雖然很多人都有口臭, 但多數自己都難以察覺, 很多口臭者都是因為家人或朋友的“投訴”才發現自己有口臭。

這是因為口腔後邊軟齶部分同鼻腔連在一起, 鼻子就聞不到口腔後部產生的氣味。

所以, 千萬別等到戀人或朋友都不敢靠近時才發現這難聞的口氣。 最好經常做做測試, 如果連續多次或長期都能檢查出口臭, 很可能已患有口腔或其它疾病, 就要到醫院進行專業檢查了。

臭雞蛋味提示口腔疾病

有些人嘴裡常有一股臭雞蛋味,

有些人嘴裡則是酸臭味, 還有的甚至是一嘴的腐臭味……造成口臭的原因不同, 氣味也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 如果張嘴就是一股臭雞蛋味, 多數是口腔疾病的徵兆。

臭雞蛋味的口臭多是口腔疾病引發的, 80%以上的口臭患者都屬於這一類型(口源性口臭)。

之所以會產生臭雞蛋味, 主要是因為一些人的舌苔、牙齒勾縫、殘根殘冠中藏著大量的厭氧菌和食物殘渣, 這些厭氧菌在分解食物殘渣的同時產生出硫化物, 使得口腔裡充滿一股臭雞蛋味。

牙結石、牙垢是口臭的幕後推手。

牙結石和牙垢中存在大量的厭氧菌及“養分”, 並且還為它們提供了一層保護膜, 使得這些污垢不容易被唾液沖走。

厭氧菌在這裡分解食物殘渣, 製造口臭,

同時還會進一步破壞牙齦, 誘發牙周疾病。 除此之外, 厚膩的舌苔也容易寄生大量的厭氧菌, 同樣是產生口臭的主要原因之一。

牙周病引發嚴重口臭。 口腔中的齲齒、殘根、殘冠, 都容易成為食物殘渣的窩藏點。 食物殘渣在這裡經過厭氧菌的分解發酵, 就會產生難聞的臭氣。 相對來說, 牙周炎、牙齦炎的患者口臭更嚴重。

因為牙齦發炎常常會導致出血、流膿, 這些膿液混雜著唾液, 在細菌的作用下便會產生腐敗的腥臭味。

酸臭、腐臭警示胃腸道疾病

“有些慢性病患者, 口氣要比普通的口臭嚴重得多, 單憑其‘刺鼻的腐臭味’就知道肯定不是口腔的問題。 ”據專家庫介紹, 口臭還有可能是身體其它器官引發的疾病(非口源性口臭)。

如慢性胃病、胃食管反流的患者, 口氣常成酸臭味;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呼出爛蘋果的氣味;肝病患者的口臭一般呈腐臭味。

當然, 僅憑口臭來判斷疾病還是不夠的, 首先還是應該清潔口腔, 治療口腔疾病, 如果還是口臭難除, 就要當心身體的其它器官出了問題。

防口臭要清理牙垢

多數口臭都與口腔疾病及口腔環境有關。 所以, 要想控制口臭, 首先要及時治療口腔疾病。 齲齒要及時充填、牙周疾病要及時治療。

最好每年洗一次牙, 及時、有效清除牙面上的食物殘渣、軟垢、牙石等, 清楚藏汙納垢的死角, 不給細菌的繁殖創造條件。

除此之外, 製造臭味的厭氧菌喜歡乾燥的酸性環境。 當人們睡覺時, 口腔長時間處於無氧環境,

唾液分泌少, 厭氧菌就會迅速繁殖, 排出大量的臭氣。 可見, 多喝水可令口腔經常保持濕潤, 防止口臭的發生。

唾液是對付口臭的好“武器”:

1、注意日常的口腔衛生。 由於牙垢附著在牙齒上很難被沖洗掉, 所以飯後最好刷牙或者使用牙線清理食物殘渣。 刷牙的同時還要注意清潔舌頭, 此外使用漱口水也有一定的效果。

2、促進唾液分泌清潔口腔。 人們可以通過嚼口香糖、多喝水等方法刺激唾液分泌, 幫助清潔口腔。

3、常吃堅硬的食物。 多吃一些堅硬的食物、粗纖維的食物, 例如芹菜、蘿蔔以及新鮮的水果等。 咀嚼這些堅硬的食物, 牙垢就會隨著摩擦而被清潔掉, 可以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

治療口臭的小偏方

一、食鮮菜葉汁。 取新鮮的青菜葉(或蘿蔔葉、萵筍葉)用水沖洗乾淨, 涼開水沖一遍,晾乾,然後用刀切碎,用榨汁機取汁。也可放在容器內搗爛,絞汁,再用乾淨紗布過濾。服用時可加入少許涼開水,每天早晚各飲1杯,堅持兩周。便可見效。

二、經常生食萵筍或葉。將萵筍切成片,用橢鹽適量拌一下,放一會兒後倒掉鹽汁水,兌入優質醬油、味精少許,再澆上幾滴麻油,作為涼抖菜,口味頗佳。將萵筍葉切碎,用少許精鹽漬一會兒,再澆上麻油,既可作為菜肴,又可治療口臭。

三、藿香葉9克、石菖蒲3克,煎湯,分兩次含服,每日1劑。

四、淨白蜜30克,兌溫水,1次燉服。

五、甘草3克、川芎6克、丁香9克、白芷15克,分別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蜜調成丸,食咽,每日2次。

涼開水沖一遍,晾乾,然後用刀切碎,用榨汁機取汁。也可放在容器內搗爛,絞汁,再用乾淨紗布過濾。服用時可加入少許涼開水,每天早晚各飲1杯,堅持兩周。便可見效。

二、經常生食萵筍或葉。將萵筍切成片,用橢鹽適量拌一下,放一會兒後倒掉鹽汁水,兌入優質醬油、味精少許,再澆上幾滴麻油,作為涼抖菜,口味頗佳。將萵筍葉切碎,用少許精鹽漬一會兒,再澆上麻油,既可作為菜肴,又可治療口臭。

三、藿香葉9克、石菖蒲3克,煎湯,分兩次含服,每日1劑。

四、淨白蜜30克,兌溫水,1次燉服。

五、甘草3克、川芎6克、丁香9克、白芷15克,分別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蜜調成丸,食咽,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