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生活中不良情緒 該怎樣應對

不良情緒會降低自控能力

據中國人民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周莉副教授介紹:情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非常重要, 它是表達人的感覺的無聲語言。

情緒的好壞決定處理事務的結果。 在健康樂觀的情緒狀態下解決問題時, 其結果常常令人滿意。 相反, 在心情鬱悶、厭煩、緊張、憤怒的狀態下解決問題時, 往往會出現過激的行為或出現嚴重的不良後果。 樂觀情緒是身心活動和諧的象徵,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而長期處於不良情緒的狀態裡, 會引發許多身心疾病。 不良的情緒會減弱人的體力與精力, 容易讓人感到勞累、精力不足、沒興趣、思維遲鈍、判斷力下降。 不良情緒還會降低人的自控能力, 遇事易衝動, 不冷靜, 做出一些令人後悔的事情來。 “比如說駕駛員出現不良情緒時, 就直接影響行車安全, 會誘發許多交通事故。 ”

現代科學也進一步證明,

情緒可以通過大腦而影響心理活動和全身的生理活動。 樂觀情緒可以使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自動調節機能處於最佳狀態, 有利於促進身體健康, 也有利於促進人的知覺、記憶、想像、思維、意志等心理活動。 國內外許多科學研究都表明:長壽老人的最大特點之一, 就是具有樂觀情緒。

不良情緒與職場壓力有關

關於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 周莉認為, 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工作壓力所致, 在這個高效率、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裡, 應接不暇的工作讓大腦得不到足夠的休息, 精神壓力過大, 容易在心理上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或者恐懼感。

第二:環境因素, 突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 對環境的不適應可能導致人的擔憂。

第三:自身的性格因素, 有些人屬於外向型的性格,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喜歡與朋友一吐為快, 得到了宣洩, 這樣的性格不容易產生不良情緒。 而有些內向型性格的人, 遇到困難或者挫折, 往往會憋在心裡, 這時就很容易出現不良情緒。

第四:人際關係的好壞往往會對情緒產生重要的影響。

好的人際關係, 具有朋友多, 人際關係和諧的特點, 因此人們之間可以互相關心, 互相愛護, 互相幫助, 這樣就可以降低心理壓力, 化解心理障礙, 有利於心理健康。 處於不良的人際關係中, 人際關係惡劣, 缺乏知心密友, 有話不想說, 也不能說, 只有把所有的問題都壓抑在心中, 這樣, 產生的問題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 因此, 很容易把問題積蓄和放大起來。 這樣就很容易產生不良情緒。

第五:與職業有關, 服務行業人群容易產生不良情緒。 比如說醫護人員, 教師群體等等, 因為他們都是高情緒耗竭者, 需要在工作中, 投入自己飽滿的情緒, 以至於處於一種情緒竭盡的狀態, 難以讓自身處於樂觀的情緒中。

對於調節不良情緒的幾種方式, 主要有自我的調節, 和與別人的交流, 包括心理諮詢。 周莉強調, 每個人都有自己調節不良情緒的不同做法, 有些人會通過自我的調整去恢復情緒。 而有些人則願意與別人交流、溝通, 讓不良情緒得到釋放。 她認為,

這些方法都可以, 關鍵是看每個人的情況,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為此, 專家和心理諮詢師向大家推薦了幾點科學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

第一:多與人交流。 千萬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 出現不良情緒時, 可以找身邊的親朋好友傾述, 很坦誠地把自己的處境說出來, 這是一種尋求説明的方式, 或許他們也能幫你想想辦法, 改善你目前的處境, 讓你走出情緒的困境。

第二:適當的運動。 身體的健康, 會促進情緒的健康發展。 而情緒的健康發展, 也會促進身體的健康。 彼此之間是一種良性的互動。 因此, 當你正處於彷徨、悲傷、憂愁、憤怒的情緒中時, 可以選擇去跑跑步、打打球、練練瑜伽、做做按摩、打打太極拳……因為運動是改變生理狀態的方式之一, 也是調節情緒狀態的重要方式。

第三:轉移注意力。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可以看看窗外的美景,看看流動的雲彩,甚至也可以“童趣”一回,仔細地觀察螞蟻搬家,或許你會從中發現許多神奇的奧秘。注意力得到分散時,情緒的指向也會相應地轉移了。

第四:大哭一場。當你難過或苦悶時,不妨找個地方大哭一場。因為痛哭作為一種純真的感情爆發,是人的一種保護性反映,是釋放人體壓力,排出體內毒素,促進人的機體平衡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然而,專家也同時強調,哭泣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在15分鐘以內為好。據國外的一項科學研究發現,1/3的人痛哭過後情緒沒有緩解,1/10的人痛哭之後反而情緒更加惡劣。如果哭泣時間過長,則患上焦慮、躁狂、抑鬱和其他心境障礙的風險相對較高,也易讓心理進入疲勞期。

也是調節情緒狀態的重要方式。

第三:轉移注意力。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可以看看窗外的美景,看看流動的雲彩,甚至也可以“童趣”一回,仔細地觀察螞蟻搬家,或許你會從中發現許多神奇的奧秘。注意力得到分散時,情緒的指向也會相應地轉移了。

第四:大哭一場。當你難過或苦悶時,不妨找個地方大哭一場。因為痛哭作為一種純真的感情爆發,是人的一種保護性反映,是釋放人體壓力,排出體內毒素,促進人的機體平衡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然而,專家也同時強調,哭泣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在15分鐘以內為好。據國外的一項科學研究發現,1/3的人痛哭過後情緒沒有緩解,1/10的人痛哭之後反而情緒更加惡劣。如果哭泣時間過長,則患上焦慮、躁狂、抑鬱和其他心境障礙的風險相對較高,也易讓心理進入疲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