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安娜公主”的育兒心得:教孩子如何給予

如果你對當紅的好萊塢電影演員、電視劇演員以及歌手克裡斯汀·貝爾(Kristen Bell)的名字還不夠熟悉, 那你也一定會知道她配音的兩個動畫角色:一個就是讓迪士尼動畫電影進入新黃金年代, 至今熱度不退的《冰雪奇緣Frozen》, 她配音的是女主角“安娜公主”。

另外一個, 則是今年最熱門的另外一部迪士尼動畫片《瘋狂動物城 Zootopia》中臺詞最少的角色, 樹懶妹妹Priscilla。 出演原因是因為她非常喜歡樹懶了。

不過今天的主題並不是她的工作, 而是分享她的一篇關於為什麼她要從小開始教孩子如何去給予和慈善的文章。

注:貝爾在生活中是兩個女兒的媽媽(2013年大女兒出生,

2014年二女兒出生)。 她從小熱心于慈善事業, 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2010年和演員Dax Shepard訂婚, 但兩人決定什麼時候美國允許同性戀婚姻, 他們再結婚。 於是婚禮一直推遲到美國最高法院在2013年6月確認同性戀婚姻的合法性之後才舉行。 這時他們第一個女兒林肯已經出生3個月了。

本文原載於美國《Parents》雜誌, 作者Kristen Bell, 原文標題《Teaching Little Ones to Give(教小朋友如何給予)》, 副標題是“Kids are never too young to learn the concept of charity. That's why I'm starting now.(學習慈善的概念, 對於孩子來說永遠不嫌早。 這就是為什麼我從現在就開始。 )”

幾周前, 我和1歲多的小寶逛街時, 她大聲跟我說她想要長頸鹿。 一位媽媽和她8歲的孩子聽到後走過來。 媽媽告訴我, 她女兒有一隻玩具長頸鹿放在家裡, 因為孩子現在正在學習給予,

所以她的女兒想把長頸鹿送給我女兒。 我們交換了位址, 一個星期後, 我們收到了這只長頸鹿。 女兒立刻就喜歡上了它, 並起名叫“卡森”, 每天晚上都抱著那只長頸鹿睡覺。

這個驚喜讓我們開始思考, 我們擁有的玩具是否可以給另一個家庭裡的孩子帶去不一樣的體驗。 現在, 我們有個“一進一出”的規定。 當我們買來一個新的拼圖, 孩子就需要送出一個舊的拼圖。 雖然我家小寶寶還很小, 但是她很樂意這麼做。 她可以選擇不同的給予方式:可以直接送給需要的人, 就像之前那對慷慨的母女送給我們長頸鹿那樣;也可以通過慈善機構捐贈。

我知道對於小孩子, 甚至對於我們這些成年人來說, 都有些難以理解什麼是慈善?為什麼要做慈善?有時我會想:如果家人需要,

我們會怎樣做?如果我對待每個人都像對我孩子一樣, 我會怎樣做? 我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 而答案就是我行為的指導。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偉大的善意指標, 我們要做的, 只是去醒它。 我們都是活在人類這個大集體當中, 所以我會告訴我的孩子們:這個世界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大家庭。

我認為需要教會孩子給予, 這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首先, 它可以幫助孩子們跨越很多思想的界限。 我不想讓我的孩子被國家邊界, 宗教信仰或語言不同所束縛。 我想讓他們看到的是全人類。 這可以讓孩子們遇事時少一些害怕, 多一些親近。 如果他們看到的這個世界是無限的,

他們的成就也將會是無限的。

其次, 慈善可以告訴我們的孩子, 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並不是以我們擁有什麼而決定。 重要的不是某個人擁有最大的房子, 最多的玩具, 或是最酷的衣服。 在意這些東西會讓孩子習慣通過擁有物質財產的多少來判斷她的自我價值。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說過, 如果你不能把某個東西送走, 那麼你就只是這個東西的終結者。

問下自己:是否有人比我現在更需要這個東西?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那麼沒問題, 你可以繼續擁有它們。 但是, 當你有機會遇到比你更需要這東西的人時, 你可以成全他。 這當然不容易, 我同樣也囤了很多東西。 (比如那些從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上的鳳梨形花園燈!)但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害怕捨棄他們的東西,

因為它們只是個物件而已。 我的願望是, 我的孩子們能夠分辨出生活中哪些是可以隨意丟棄的, 哪些不是——物質的東西可以失去, 但善良, 愛和給予的行為則一定要保留下來。 這些才會讓我們真正找到自我。

我試圖給她們以身作則。 我在洛杉磯的一家名為“媽媽聯盟”(Alliance of Moms)的當地非營利組織工作, 該組織為正在養育孩子的年輕媽媽們服務。 在加州, 有四分之三的新手媽媽是在21歲前懷孕的。 媽媽聯盟旨在幫助這些年輕媽媽儘快適應媽媽這一新的角色, 並幫助她們的下一代獲得更好的機會。 我們為這些媽媽們提供白天的托兒服務, 在此期間, 媽媽們可以從我們的一些活動中學習:如何花很少的錢做出健康美食,

或是如何讓孩子睡覺, 她們也可以借此機會參與許多其他的教育機會。 我喜歡這份工作, 更多的是因為我可以在孩子的房間整天抱著寶寶, 並能聞到他們的氣味。 (聽起來有點奇怪, 但我們都知道嬰兒的氣味就像天堂般純潔。 )

我也喜歡在“寶貝, 寶貝”(Baby 2 Baby)工作, 一家總部設在洛杉磯的非營利組織, 該組織籌集資金, 旨在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嬰兒必需品, 如尿布, 衣服等。 “寶貝, 寶貝”與流浪者收容所, 兒童醫院及家庭暴力收容所合作, 以盡可能幫助到每個寶寶。

對我來說, 慈善並不是把東西就這樣丟掉, 也意味著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當我帶我的女兒去做志願者, 並試圖教他們分享彼此的玩具。 我想讓他們真瞭解的, 不只是分享某個東西,而是分享人生的一次經歷。

有一天,我們會將長頸鹿“卡森”送給另一個孩子。與此同時,我們將會繼續去盡力幫助每個我們可以幫助的人,即使是我們不認識的人。這是我們唯一的方法來確保整個人類的延續。

不只是分享某個東西,而是分享人生的一次經歷。

有一天,我們會將長頸鹿“卡森”送給另一個孩子。與此同時,我們將會繼續去盡力幫助每個我們可以幫助的人,即使是我們不認識的人。這是我們唯一的方法來確保整個人類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