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記住腿上一穴腰痛不用愁

供圖/IC

本文理論依據:《針灸甲乙經》

論岐黃之道, 謀蒼生之福, 歡迎走進“精誠名醫匯”。 列位看官, 今天和你說上一病, 就是腹部肥胖的人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腰疼。

閑言少敘, 先把一個治療此病的巧妙方法告訴你——

在我們的大腿後面, 臀下橫紋的中點, 有一個穴位, 叫做承扶穴。 沿著這個穴位向下6寸的地方, 在半肌腱與股二頭肌之間, 有一個穴位, 叫做殷門穴。 每天晚上臨睡前, 讓家人在這殷門穴上進行雙側的揉按和艾灸。 揉按15分鐘, 再艾灸15分鐘。 每天操作半個小時。 只要堅持一周左右, 就會見到一定效果。 如果能堅持一個月,

效果會比較明顯。

列位看官, 放下這一招的精義不說, 我們回到開篇提到的話題——腹部肥胖的人腰疼。 有的看官可能會說了, 這腰疼的事幾乎人人都有, 和肚子的大小有什麼關係呢?其實, 從現代解剖學角度來說, 腹部脂肪堆積和腰疼之間, 的確沒有太大關係。 但是從中醫角度來說, 兩者並非完全沒有聯繫。 道理不難理解——腹部肥胖, 中醫謂之水濕不化, 水濕蘊結腰間化痰, 痰瘀阻絡影響腰間的氣血運行, 進而就形成了腰痛。

正因如此, “精誠名醫匯”才為您介紹這個單穴療法, 專門針對腹部肥胖、痰濕阻絡而形成的腰疼。

那麼, 這個辦法為什麼選擇殷門穴呢?此穴到底有什麼來路?且聽“精誠名醫匯”為您細說一二。

列位看官, 這殷門穴, 乃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 打開經絡圖, 我們會發現足太陽膀胱經循經腰部。 足太陽膀胱經, 乃一身之藩籬, 陽氣最盛。 同時, 膀胱經還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 痰濕之邪最後往往要通過膀胱經來排出體外。 因此, 我們要想排解腹部蘊結的痰濕, 完全可以從膀胱經上做一些文章。

恰好, 殷門穴以其獨特的穴義和價值, 入了自古以來臨床家的法眼。 原來, 此穴的意思是膀胱經的地部水濕在這裡大量氣化, 散佈在穴位周圍, 如充盛殷實之狀, 故而取名殷門。 水濕被氣化, 說明此穴有燥濕化氣的功能, 其必有陽熱之性。 所以, 我們刺激這個穴位, 可以很好地減少膀胱經上的水濕之氣, 同時也有利於需經膀胱經排除的痰濕之邪,

進一步得到消解, 暢通膀胱經排毒管道。 其獨特的保健和治療價值, 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 對於腹部胖大而腰部疼痛的人來說, 我們用這個穴位可以得到調節作用。 即便是腹部並非胖大的要同患者, 通過刺激此穴, 也會得到很不錯的效果。 這一點, 在中醫領域裡是有目共睹的。 就普通人而言, 我們先揉按, 再艾灸, 對其進行多角度的刺激, 不失為簡單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