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奶粉沖好有沉澱是怎麼回事

有些家長發現, 在沖泡奶粉的時候, 會有少許沉澱的情況, 引起少許沉澱的情況原因比較多, 可能和水溫有關, 奶粉的物質沒有徹底的溶解,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奶粉裡面的一些活性成分不容易溶解, 如果是這樣的話, 家長不要擔心。 對於家長來說, 一定要瞭解沖泡的奶粉的比例, 掌握沖泡的水溫。

奶粉沖好有沉澱的細粉怎麼回事

一般有沉澱是因為是奶粉沒有完全溶解, 有可能是水溫的關係, 一般用40度左右的水沖調奶粉, 水溫低奶粉不容易充分溶解的;如果水溫正常, 您可以將奶粉用水沖泡之後放置一小段時間觀察, 有沉澱或是表面有懸浮物, 就表示奶粉本身可能已經變質。 品質好的奶粉在沖泡後也不容易結塊, 品質差的則不容易衝開。 建議父母們最好掌握好沖泡方法, 這樣更好的沖泡好奶粉減少出現沉澱物。 在沖奶粉之前, 大人也要有準備工作,

那就是在沖泡奶粉前, 要將雙手洗乾淨。 第二步就是, 把沸騰的開水冷卻至40℃左右, 然後馬上將水注入奶瓶中, 按奶粉的說明和寶寶吃奶粉的量放入適當的水。 沖泡奶粉時, 一定要先放水, 再放奶粉, 這樣才能保證濃度合宜, 讓寶寶的腸胃消化和腎臟排泄功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第三步就是用奶粉附帶的量匙, 盛滿、刮平, 倒入奶瓶中。 需要注意, 沖泡前要閱讀奶粉罐上的說明, 不要自行添加奶粉或沖泡的水量。 第四步, 奶粉添加完畢後, 要左右輕輕地搖晃奶瓶, 使奶粉溶解。 然後仍然使用40℃左右的水補足到標準的容量。 奶瓶上的刻度能幫助你精確地達到標準。 第五繼續搖晃奶瓶, 直到奶粉完全溶解。 記住搖晃奶瓶時不要太過用力, 不要上下搖晃, 以免形成泡沫和氣泡。 第六我們可以用手腕的內側感覺奶粉溫度的高低, 溫熱的感覺是最好的。 到現在為止, 奶粉就沖泡完畢了。

為什麼寶寶喝奶粉會上火

便秘、上火在寶寶身上很常見, 這與吃的食物成分有密切關係。 寶寶便秘是因為糞便過硬, 而這是由於糞便中的不溶物質引起的, 此不溶物質主要來自腸道中不能吸收的棕櫚酸和硬脂酸結合鈣質形成鈣皂所致。 因此, 如果嬰幼兒食物中含有較多的棕櫚油酸和硬脂酸(皆屬長鏈飽和脂肪酸), 排便便會較硬。

因此, 家長在為寶寶挑選配方奶粉時, 要儘量選用精製植物油配方, 寶寶喝了不上火, 大便稀軟, 鈣質和脂肪吸收好, 有助嬰幼兒骨骼發育和能量的吸收利用。

對含有棕櫚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分的嬰兒配方奶粉要仔細看清說明, 適當地避開一些不適合寶寶的因素。 此外也可適當增加輔食, 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 放入米粥內同煮, 做成菜粥給寶寶吃。 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等食物殘渣可以促進腸蠕動, 達到通便的目的。 此外, 還應當培養寶寶自幼養成正常排便的習慣, 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後讓孩子排便, 例如每日定時讓寶寶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