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又一批中藥材品質不合格 為求賣相好商家“下功夫”

中藥飲片品質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 近兩年來, 國家加大了對中藥及中藥飲片環節的飛檢力度。

繼25日發佈《總局關於12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的通告》、26日通報於2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情況, 10月27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佈《總局關於27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的通告(2017年第167號)》。

連續三天, 通報中藥材品質問題, 可見藥監部門之重視以及問題之突出。

長期關注中藥飲片品質問題的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藥鑒定專業張丹雁教指出, 我們在實際接觸中發現一些藥材人為增重、過量熏硫、發黴蟲蛀翻新等不良現象,

在此提醒消費者, 外表光鮮亮麗的藥材不一定就是好品質藥材, 選購時需注意。

一個月6次密集發佈中藥飲片品質通報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佈通告稱, 標示為亳州市佰世信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26家企業生產的27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 不合格項目包括雜質、含量測定、形狀。 相關企業已被要求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產品, 並進行整改。

通告指出, 經江西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驗, 標示為安國市祁澳中藥飲片有限公司、運城市神農中藥材有限公司、江蘇福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廣印堂中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紀淞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亳州亳藥堂藥業有限公司、江西省玉山東港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22批次丁香不合格。

不合格項目包括雜質和含量測定。 經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驗, 標示為江西宏潔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湖南省南國藥都中藥飲片有限公司、邵陽神農中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州至信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南寧市景昌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5批次黨參不合格。 不合格項目為性狀。

記者不完全統計, 光10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就密集發佈了6次中藥飲片品質通報, 今年以來, 截至7月9日, 國家食藥監總局總計10次發佈了涉及384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的公告。

為求賣相好商家“下功夫”

對於中藥材品質問題, 國內知名藥材鑒定專家張丹雁教授深有體會, 她作為國內最大基層中醫連鎖集團固生堂的藥材品質把控專家,

在一線接觸中發現一些不良現象, 總結起來常見有人為增重、過量熏硫、發黴蟲蛀翻新、非藥用部位過多、相似品替代正品等等。

以炮製方法為例, 比如有些商家用雙氧水浸泡紫河車, 為了去腥、去臭味變得外觀好看;珍珠沒有用豆腐去除雜質;有的玉竹、當歸、茯苓、銀耳過量熏硫, 還有些藥材過期發黴、蟲蛀變質, 不良商家卻通過清洗、染色, 重新銷售這些劣質產品。

張丹雁特別談到增重牟利現象, 這在蟲草藥材中比較多見, 還有茯苓、酒黃精、熟地、制首烏等炮製品浸泡重金屬鹽增重, “我們還見到, 紅花中大量摻沙現象”。

消費者對賣相的看重, 也引得商家們紛紛在此“下功夫”。

比如染色, 染色品冒充西紅花、蘇木白邊材染色黃芪染黑充黑芪, 枸杞久放顏色變暗淡染紅看起來更新鮮;或用石蠟拋光染色, 三七市場價格高, 石蠟染黑可以提升品相, 太高價格售賣, 石蠟還可掩蓋成色不好、有破損或生蟲病的三七。

“如果市場上看到三七發黑, 最好別買, 遇到工業石蠟加工三七, 嚴重有損健康”, 張丹雁如實說。

藥食同源的山藥在市場常見, 但也存在過量熏硫磺的情況。

此外, 還有種植中使用膨大劑, 導致特大白術、特大的丹參;用非正品替代或是摻入正品中售賣, 比如竹葉柴胡、錐葉柴胡代替柴胡;粉葛代替野葛;紅豆代替赤小豆;石菖蒲摻水菖蒲;白花蛇舌草摻水線草等等。 南方日報記者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