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護理:宮外孕術後併發腸梗阻的護理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2例, 均為我科確診為宮外孕的患者, 年齡分別為28歲、35歲, 經腹行宮外孕切除術後肛門已排氣排便, 術後第3天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脹、噁心、嘔吐, 持續3~4天。

2 原因分析

2.1 恐懼

術後處於恢復期突發腸梗阻, 引起病人焦慮、恐懼、擔心手術不成功。

2.2 知識缺乏

患者對術後飲食、活動相關知識掌握不牢, 過早進食, 暴飲暴食, 術後長期臥床, 不下床活動, 2例病人均因進食不當引起腸梗阻。 1例病人因進食肉類過快而引起, 另1例因進食玉米飯後引起。

2.3 與麻醉方式的選擇有關

2例病人均選擇連續硬膜外麻醉+靜脈複合麻醉,

術中腸管受到激惹, 腸蠕動恢復減慢, 易致腸麻痹, 導致腸梗阻。

3 護理措施

3.1 心理護理

針對病人的焦慮恐懼心理, 護理人員應給予理解和同情、耐心安撫病人, 解除病人心理壓力, 取得病人及家屬的配合, 使他們信任, 有安全感, 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

3.2 保持有效的胃腸減壓

有效的胃腸減壓對減輕腸道壓力, 改善腸壁血液迴圈, 減少腸道對細菌毒素的吸收至關重要。 所以, 胃腸減壓期間應密切觀察引流的量、性狀、色澤, 妥善固定胃腸減壓管, 維持有效負壓, 每隔6 h向胃管內注入30 ml液體石蠟, 夾管30 min後開放。

3.3 做好飲食及活動宣教工作

腸梗阻病人應禁食、禁飲, 適當補液, 加強營養,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如梗阻緩解, 病人排氣、排便、腹痛、腹脹消失12 h後可進流質飲食,

但應避免甜食和牛奶, 進食時少量多餐, 細嚼慢嚥, 避免暴飲暴食, 24 h後進半流質飲食, 3天後進軟食, 應循序漸進逐步過渡, 術後如無禁忌, 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 根據病人的耐受程度, 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活動範圍, 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3.4 加強口腔護理

病人處於大手術後, 體質虛弱, 且多日禁食, 唾液分泌減少, 口腔黏膜乾燥, 護理人員應選擇合適的口腔護理溶液, 及時進行口腔護理, 預防和減少口腔細菌的滋生。

4 小結

術後併發腸梗阻大大加重了病人的精神負擔及經濟負擔, 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中, 應始終把握細緻地觀察, 準確判斷, 及時處理的護理特點, 做好術後護理及相關知識宣教,

對預防腸梗阻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