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吃筍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對於筍的愛好者而言, 在一場春雨剛剛下後, 竹筍就會從土壤裡鑽出來, 此時將筍挖出做成美味的菜肴, 鮮嫩可口的春筍更是一場味蕾的饕餮盛宴, 剛剛出土的春筍就會帶著春天的氣息來到你的身體裡。 事實上, 筍真的是非常好的一種食物, 它的口感鮮嫩, 營養豐富, 也是藥膳中經常運用的一種食材。 下面就來詳細介紹有關食用筍的那些益處和弊處。

吃竹筍的好處

1、增強機體免疫力

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 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2、開胃健脾

竹筍獨有的清香, 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 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 脘痞納呆之病症。

3、清毒消痰

竹筍味甘, 性微寒, 所含脂肪、糖分含量低, 孕期上火或是咳嗽痰多的孕媽媽吃竹筍有助於清熱解毒, 消痰止咳。

4、靜心散熱

竹筍被譽為人體垃圾的清道夫,

在夏天孕媽媽尤其適合食用竹筍, 因為竹筍對孕期手足心熱、心煩氣躁症狀等有輔助治療功效。

5、激發腦的潛能

竹筍的皮和切口處出現的白色粉狀物質是一種叫做酪氨酸的蛋白質結晶。 在體內, 酪氨酸被輸送到腦部, 是激發抗壓意欲和腦的潛能所必需的物質。

6、降三高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 富含植物纖維, 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 消痰化瘀滯, 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 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7、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竹筍甘寒通利, 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 促進胃腸蠕動, 降低腸內壓力, 減少糞便粘度, 使糞便變軟利排出, 用於治療便秘, 預防腸癌。

吃竹筍的壞處

1、患有泌尿系統和結石患者多吃竹筍, 草酸鹽易與其食物鈣質結合成難溶解草酸鈣加重病情。

2、 少年兒童也不宜多吃, 因正處成長發育期未成年人骨骼成長需要大量鈣質, 而草酸鹽會影響機體對鈣質吸收。

3、為了減少草酸鹽對人體影響食用時般筍開水煮5~10分鐘經高溫來分解去掉大部分草酸鹽和澀味撈出再配其食品烹飪。

4、竹筍寒性食品, 有澀味, 含較多粗纖維, 容易使胃腸震動加快還對胃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患者極利對於慢性胃腸炎病也易康復。

5、有些人對竹筍過敏, 則不要去吃。 竹筍含有人體需要營養素也含有人體適用成分草酸鹽, 人們必須根據自身健康狀況來選食竹筍。

竹筍怎麼吃才好?

1、清炒竹筍

先將鮮竹筍肉(或鮮筍罐頭內的竹筍片)250克切絲, 然後將素油適量置鍋內燒熱, 下筍絲爆炒, 加細鹽少許, 淋入雞湯或清水適量, 燜燒3-5分鐘, 撒上味精炒勻即成。 此菜出自汪穎《食物本草》。

2、鮮筍粥

取粳米100克, 淘淨, 將鮮筍150克切絲, 入鍋中共煮成粥, 吃時調入白糖或細鹽少許即成。

3、竹筍燒海參

水發海參200克, 切成長條形與鮮竹筍(或水發竹筍)100克, 切片同放入鍋中, 加瘦肉一起煨爛, 加入精鹽、醬油、糖、料酒適量, 用濕澱粉打芡後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