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腦震盪頭痛是應該怎麼辦?

腦子是我們人體最複雜的一個器官結構, 腦子裡面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沒有辦法預料的。 所以當我們在經歷腦震盪的時候, 我們必須要時時刻刻地注意自己的恢復狀況, 一定要將自己的狀況及時告訴給醫生, 好能夠讓醫生及時瞭解情況,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腦震盪的一些基本情況, 希望對大家有好處。

頭痛是應該怎麼辦?" alt="腦震盪頭痛是應該怎麼辦?" />

根據一項發表在《神經學》雜誌上的研究, 當人體經歷輕微腦震盪, 幾個月後, 儘管大多數腦震盪的症狀都消失了, 但患者大腦擴散張量成像掃描顯示, 大腦異常仍很明顯。

腦震盪也稱為創傷性腦損傷(TBI), 其定義為頭部遭受重擊或劇烈的晃動所引起的損傷。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稱, 在美國每年約有170萬創傷性腦損傷患者。

在他們的研究中, 研究人員分析了100名參與者, 其中50人遭到了輕微的腦震盪,

而另外50人無腦震盪。 兩組人的年齡和教育背景相似。 參與者被要求進行記憶和思維能力的測試, 並且在損傷後2周進行焦慮和抑鬱的症狀監測。 受試者需要進行大腦彌散張量成像掃描。

26名參與者震盪後所有的測試和掃描, 在4個月後重複一次。 測試結果顯示, 遭受腦震盪受試者與沒有腦震盪的參與者相比, 在受傷2周後, 有更多的人自我報告, 出現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問題, 伴隨著更多的生理問題, 包括頭痛、頭暈, 以及更多的抑鬱和焦慮的症狀。

當損傷後4個月再次分析研究人員發現, 患者遭受腦震盪後的症狀減少了27%。

腦部損傷後4個月發現灰質損傷

但從彌散張量成像掃描中, 研究人員發現, 那些腦震盪患者的兩邊大腦的額葉皮層區域灰質的出現更多的異常,

而這些異常可在腦震盪後4個月出現。

阿爾伯克爾基的新墨西哥大學精神研究組織的安德魯·R·梅爾和研究報告的作者說, 細胞中毒性水腫可以解釋大腦掃描中出現的異常。

當液體進入經歷變化大腦細胞內部或四周, 或出現反應性膠質增生, 大腦就會出現細胞中毒性水腫。 反應性膠質增生是指, 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後, 神經膠質細胞產生相應的形狀的變化。 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發現表明, 腦震盪可能有兩種不同的復原模式, 記憶、思維和行為症狀的恢復比心理腦損傷恢復更快。

此外, 梅耶爾指出, 這些結果表明, 腦震盪後身體復原方式可能與從燒傷中恢復的方法類似。

他解釋說:“在復蘇期間, 當組織結痂後, 身體完全恢復前的疼痛等症狀大大減少。

這些發現對指示恢復身體活動的真正安全的時機。 因為不適當地進行的身體活動, 有可能產生二次腦震盪, 進一步傷害原本脆弱的大腦。 梅爾指出, 標準的腦部掃描, 如電腦斷層掃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將無法檢測到這些大腦的“微妙的變化”。

“不幸的是, 人們想法往往存在一個常見的誤區, 認為任何持久性的症狀都是來自心理上的。 ”他補充道。 《今日醫學新聞》上最近刊登的一項研究表明, 運動員遭受腦震盪損傷後可能需要休學, 以便進行充分的休息。

腦震盪有很多種, 有輕微腦震盪還有較之更嚴重的腦震盪。 所以在我們不確定自己的病情的時候,

我們就要先去醫院查明這種情況, 只有這樣, 我們才能及時找到方法去解決, 讓我們能夠免受疾病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