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生產現場急救常識有哪些?

生命每個人都只有一次, 對於他的保護是我們毋庸置疑的事情。 在平時的生產生活中, 中會遭受到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 那些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事情。 是當我們真的遭遇到事故的發生。 擁有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識是極為重要的。 那麼,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小編一起去學習一些重要的生產現場急救常識。

生產現場簡易急救常識

第一篇:燒傷之急救(化工企業常見)

燒傷是指熱力、化學、電流等引起的一種常見外傷。 主要作用於皮膚, 甚至深部組織的損傷, 使機體失去了防禦細菌入侵的屏障。 燒傷常見原因:

熱力燒傷、化學燒傷、電燒傷、放

射線燒傷, 以前三種最為常見。

一、 熱力燒傷:由熱液(熱水、熱粥、熱湯、熱飼料等)、熱灰、蒸氣、高溫金屬 (固態、液態)熱壓傷及火焰等致燒傷。

1、燒傷深度分類:目前採用三度四分法,即Ⅰ度燒傷、淺Ⅱ度燒傷、深Ⅱ度燒 傷、Ⅲ度燒傷。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

Ⅰ度燒傷:皮膚起紅斑, 燒灼痛, 一般2-3天症狀消失, 3-5天癒合, 脫屑後無疤痕。

淺Ⅱ度燒傷:皮膚起大水泡,基底部為紅色,劇痛,2周左右癒合,不留疤痕,有色素沉著。

深Ⅱ度燒傷:一般不起水泡,或有較小水泡,基底部為紅白相間,疼痛,3-4周癒合,多留疤痕。

Ⅲ度燒傷:創口表面為蒼白、焦黃或焦黑色, 痛覺消失, 3-5周焦痂分離後需植皮修復, 遺留疤痕。

2、急救措施:燒傷病人的現場急救是燒傷治療的起始和基礎, 正確的處理將對以後的病程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熱力燒傷急救原則為:沖、脫、泡、蓋、送。

沖:用冷水沖洗, 可以控制局部的病理生理過程, 減輕局部損害, 減輕疼痛。 脫:在冷水沖洗之後, 立即脫去被熱液浸漬的衣物, 使熱力不再繼續作用。

泡:脫下被熱液浸漬的衣物後, 再繼續冷水沖洗、浸泡。 水溫越低、效果越好, 一般在15oC以下, 持續時間越長越好, 一般不少於30分鐘。 但水溫和時間也應結合季節、室溫、

燒傷面積、傷患體質而定。 氣溫低、燒傷面積大、年老體弱, 就不能耐受較大體表範圍的冷水沖洗。

蓋:在送至醫院就診前, 創面用無菌敷料覆蓋, 沒有條件的也可用清潔布單或被服覆蓋, 儘量避免與外界直接接觸。

送:經過現場急救之後, 為使傷患能夠得到及時系統的救治, 應儘快轉送醫院, 送醫的原則是儘早、儘快、就近。

3、常見燒燙傷現場急救:

a、中小面積燙傷急救:以冷水療法效果最好。 其可減輕或緩解疼痛外, 還可迅速降低創面及其皮下溫度, 防止熱力對組織的繼續損害;有效地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

減低組織胺的釋

放, 從而減輕水腫, 以及減低局部新陳代謝率及氧耗。 方法為用溫度較低的冷水對燙傷部位進行浸泡、沖洗或濕敷, 一般可採用自來水或井水。 四肢創面常用浸泡或沖洗法, 軀幹、頭

部則用沖淋或濕敷。 時間一般為30-60分鐘, 水溫越低、冷療時間越長, 止痛效果越好。 但在冬季水溫應以病人可以耐受、脫離水源後創面灼痛感(減輕)緩解為宜。 沖洗過後的

1/4頁

創面不可隨意塗抹牙膏、醬油、堿粉、紅汞、龍膽紫、童子尿等, 其後果往往適得其反。

b、火焰燒傷急救:應迅速脫掉燃燒的衣服, 切忌奔跑、呼喊、以手撲火, 以免助火燃燒而引起頭面部、呼吸道和手部燒傷, 應就地滾動、或用棉被、毯子等覆蓋著火部位。

適宜水

沖, 以水滅火, 也可跳進附近水池或河溝內滅火;不適水沖的, 用滅火器。 創面處理仍以冷水療法。

對於生命的保障是我們毋庸置疑的事情, 也許現在對我們而言, 這些, 常識沒有一定的必要。 但是如果真的發生意外的話, 是有這決定性的作用的。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 除了要學習一定的生活常識, 對於, 醫物治療的常識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