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小菟絲子丸的功效與作用

談到養生, 並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 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 尤其是現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 不但要吃得健康, 還要吃出功效, 為此, 很多專家不斷的學習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 其中, 小菟絲子丸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別名】 菟絲手丸(《攝生眾妙方》卷二)。

【處方】 石蓮肉60克 菟絲子(酒浸, 研)150克 白茯苓(焙)30克 山藥60克(內22, 5克打糊)

【制法】 上藥研為細末, 用山藥糊和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腎氣虛損, 少腹拘急, 四肢瘦疼, 面色黧黑, 唇口乾燥, 目暗耳鳴, 心忪氣短,

夜夢驚恐, 精神困倦, 情緒反常, 飲食無味, 心腹脹滿, 腳膝痿緩, 小便滑數。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 空腹時用溫酒成鹽湯送下;如腳膝無力, 用木瓜煎湯送下, 晚食前再服。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別名】 菟絲子丸、菟絲丸

【處方】 石蓮肉2兩, 菟絲子(酒浸, 研)5兩, 白茯苓(焙)1兩, 山藥2兩(內7錢半打糊)。

【制法】 上為細末, 用山藥糊搜和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填骨髓, 續絕傷, 補五臟, 去萬病, 明視聽, 益顏色, 輕身延年, 聰耳明目。 主腎氣虛損, 五勞七傷, 少腹拘急, 四肢酸疼, 面色黧黑, 唇口乾燥, 目暗耳鳴, 心忪氣短, 夜夢驚恐, 精神困倦, 喜怒無常, 悲憂不樂, 飲食無味, 舉動乏力, 心腹脹滿, 腳膝痿緩, 小便滑數, 房室不舉, 股內濕癢, 水道澀痛, 小便出血, 時有遺瀝。 色疸。

赤白濁。

【用法用量】 菟絲子丸(《攝生眾妙方》卷二)、菟絲丸(《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

【摘錄】 《局方》卷五(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看了上文的介紹, 我們知道像小菟絲子丸這種方劑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生方法, 尤其是比較傳統的朋友對於方劑更是情有獨鍾。 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 對於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 經過不同工藝的處理, 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 相信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