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小兒驚嚇吃藥能行嗎?媽媽應該這樣做

對於所有的孩子來說, 對外界事物的懼怕心理是真實存在的。 但從孩子們受驚嚇後的表現來分析, 這種情況也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 所以, 受到驚嚇的小兒, 專家是不建議進行用藥來治療的。 只要父母在平時多加以安撫, 就可以很快為寶寶調節過來。 那麼, 作為孩子的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行呢?

寶寶一受到驚嚇, 媽媽應該多拍拍他, 摸摸他, 小孩需要時時示以親昵。 媽媽應該要和他多作肢體交流, 讓他知道你是在保護它, 輕輕地拍他, 以你的身體為軸左右搖晃他。

寶寶一受到驚嚇, 媽媽應該多用它的語言跟他交流, 雖然他還聽不懂。 媽可以跟寶寶說說話, 比如說, 寶寶不要怕, 媽媽在這裡什麼的。

新生嬰兒有肌膚之渴, 喜歡被人撫摩, 大人可以隔著衣服給寶寶做嬰兒按摩操, 增強寶寶的安全感。 寶寶一受到驚嚇, 媽媽立刻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寶寶, 同時進行肌膚的觸摸, 如用手順著寶寶頭髮輕撫或者輕拍背部。 親人的聲音和肢體接觸能很快讓寶寶得到安全感, 最大程度地起到安撫作用。

換一個奇怪的姿勢抱寶寶。 如讓寶寶臉朝下趴在你的手臂上, 用你的手掌托起他的臉;也可以左手輕輕地晃蕩, 右手輕輕撫摸寶寶的背。 視野掉了個頭, 寶寶會感覺奇怪, 就忘了剛才受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