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腿彎後面疼的原因
腿是人們用來走路的重要部位, 腿疼, 是會給人的行走帶來極大的不便的。 為了避免腿疼給自己的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 在腿疼症狀比較輕微的時候, 就需要患者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治了。 另外, 除了發現疾病之後治療之外, 還可以通過一定的預防方法來預防腿部產生疼痛症狀。 食療方法也能很好的緩解腿部疼痛。
一是由於運動或是意外造成摔傷、扭傷、拉傷而引起的腿痛, 首先應當到骨科就診, 讓醫生排除有無骨折、肌腱的拉傷、損傷以及軟組織損傷。
二是在沒有外傷的情況下, 關節部位腫脹、疼痛, 應考慮是風濕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往往是遊走性的疼痛, 患者感覺一會兒這裡的關節痛, 一會兒那裡的關節痛;類風濕常累及指間關節, 臨床表現為晨僵, 活動不靈活, 此類情況應到風濕科就診, 沒有風濕科的醫院一般內分泌科接診此類患者。
三是內科疾病引起的腿部腫脹、疼痛。 心臟病、腎臟功能不健全者, 以及糖尿病患者, 都有可能出現腿部腫脹和疼痛, 應及時到相應的專科進行診治。 孫博士提醒, 不論哪一種原因引起的腿部不適, 都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就診時, 一定要注意帶好自己以往的檢查記錄, 並如實向醫生說明自己的身體狀況、患病情況及以往病史, 以便醫生根據情況更準確地分析判斷病情, 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1、捏跟腱:跟腱就是俗稱的懶筋, 位於足跟的後上方。 在床上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節稍用力分別捏兩側跟腱, 以能耐受為度, 捏20至30下即可。
2、推小腿:如果是小腿後面麻木疼痛, 就推小腿肚兒;如果是小腿外側麻木疼痛, 就推小腿靠小腳趾的那一側。 方法是坐在凳子上, 用掌根或大魚際由上向下保持壓力向下推, 可以塗些“按摩乳”或隔著一層軟布, 推20至30次。
3、點穴:第1個穴位在坐骨結節(臀溝中央能摸到的骨頭尖)和股骨大轉子(胯骨外側突出的骨頭)聯線的中點。
4、抖腿:站立時, 用健側腿持重, 患側放鬆, 手掌按在大腿後方左右抖動肌肉1至2分鐘, 然後坐下, 微屈膝關節, 手掌按在小腿後方, 左右抖動肌肉1至2分鐘。 抖動要連續、流暢、自如。
5、牽拉:趴在床上, 雙手抓住床頭, 由家屬一人或兩人握緊患者的腳脖子向下方牽拉, 待患者感到疼痛減輕或消失時, 維持這種牽拉力, 直至沒勁了為止, 連續牽拉5至10次。
宜
1.宜吃高蛋白有營養的食物;
2.宜吃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食物;
3.宜吃高熱量易消化食物。
忌
1.忌吃油膩難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薰制、燒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鹽高脂肪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