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通脫木花上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本草圖經》:通脫木花上粉, 《正元廣利方》療瘰鬁及李絳《兵部手集方》療胸伏氣攻胃咽不散方中並用之。

【拼音名】Tōnɡ Tuō Mù Huā Shànɡ Fěn

【英文名】Pollen of Ricepaperplant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花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

採收和儲藏:秋季花開時採收, 曬乾。

【原形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高1-3.5m。 莖粗壯, 不分枝, 幼稚時表面密被黃色星狀毛或稍具脫落的灰黃色柔毛。 莖賄大, 白色, 紙質;樹皮深棕色, 略有皺裂;新枝淡棕色或淡黃棕色, 有明顯的葉痕和大型皮孔。 葉大, 互生, 聚生於莖頂;葉柄粗壯, 圓筒形, 長30-50cm;托葉膜質, 錐形, 基部與葉柄合生,

有星狀厚絨毛;葉片紙質或薄革質, 掌狀5-11裂, 裂片通常為葉片全長的1/3-1/2, 稀至2/3, 倒卵狀長圓形卵狀長圓形, 每一裂片常又有2-3個小裂片, 全緣或有粗齒, 上面深綠以, 無毛, 下面密被白色星狀絨毛。 傘形花序聚生成頂生或近頂生大型複圓錐花序, 長達50cm以上;萼密被星狀絨色, 全緣或近全緣;花瓣4, 稀4, 三角狀卵形, 長2mm, 外面密被星狀厚絨毛;雄蕊5, 與花瓣同數;子房下位, 2室, 花柱2, 離生, 先端反曲。 果球形, 趲戲約4mm, 熟時紫黑色。 花期10-12月, 果期翌年1-2月。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散結;祛腐生肌。 主癰腫;瘰鬁;痔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撒敷。 內服:煎湯, 2-5g;或入丸、散。

【各家論述】《本草拾遺》:主諸蟲瘺惡瘡, 痔疾, 取粉納瘡中。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