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30歲后養生監控8個指標

一般而言, 血管年齡會隨著生理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但專家表示, 很多時候, 血管提前衰老的情況并不鮮見。

專家建議, 30歲以后就應該定期檢查頸動脈超聲。 日常可以監控以下8項指標, 并根據個體情況選擇血糖、血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等檢測。

1.血壓是否超過140/90毫米汞柱?

研究發現, 舒張壓每下降5-6毫米汞柱, 腦卒中的發生危險下降42%;僅僅控制收縮壓, 也可以將腦卒中減少1/3。 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檢查一次血壓。

2.心律是否正常?

心房顫動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有明顯的關系, 60歲以上的腦卒中患者有7%-30%由房顫所致。

3.是否吸煙?

吸煙是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 每天吸煙1-20支者, 比不吸煙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性大3倍。 吸煙越多、吸煙年齡越早的人,

發生中風的機會也就越多。

4.血脂正常嗎?

血脂異常是代謝綜合征的主要表現, 會引發腦卒中、冠心病等諸多問題。

5.血糖是否正常?

糖尿病是腦卒中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并發腦卒中, 腦梗死比腦出血多, 且以多發性梗塞居多。

6.有氧運動量夠嗎?

久坐不動會導致人體內新陳代謝的改變, 影響脂肪代謝, 減弱酶的活性, 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 血黏度升高, 血流緩慢, 容易形成血栓, 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7.體重正常嗎?

肥胖的中老年人容易患高血壓、糖尿病, 常合并血脂異常, 也容易發生腦卒中。

8.有無腦卒中、冠心病等家族史?

這個高危因素雖然不能改變, 但必須堅持定期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