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核黃疸的轉氨酶是否有異常
問題 【肝病科】 【歸檔】 16年01月24日

核黃疸的轉氨酶是否有異常

問題描述 兩個月嬰兒黃疸高查出肝功能異常但只有轉氨酶這一項高請問是黃疸引起的嗎?現在黃疸退了轉氨酶會自行痊癒嗎?請問核黃疸的轉氨酶是否有異常?
網友回答
2016年01月24日 12:55

核黃疸的轉氨酶是否有異常?結合你的寶寶的病情考慮為嬰肝綜合症,是指一組于嬰兒期((包括新生)起病、伴有黃疸、病理性肝臟體征和血清丙氨酸轉氨酶增高的臨床症候群。以肝內病變為主,病因複雜,預後懸殊。如能查出病因,明確診斷,就不再稱嬰肝征。意見建議:建議檢查乙肝兩對半情況,需要進行護肝治療及針對病因治療,轉氨酶才能下降

2016年01月24日 12:55

核黃疸的轉氨酶是否有異常?這考慮是肝功能受損引起的,一般選擇含有五味子丙素、甘草酸、齊墩果酸、水飛薊素等化學成分的藥物。只要患者正確使用降酶藥物,轉氨酶都可得到有效控制。最好結合醫生用藥。

2016年01月24日 12:55

核黃疸的轉氨酶是否有異常?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黃疸的範圍就稱為病理性黃疸。 一、生理性黃疸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兩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在3~5天到達高峰,7~10天多半就會消失,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2016年01月24日 12:55

二、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兒跟早產兒的標準不盡相同,媽媽只要發現以下情況就要送醫院觀察了: 1.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內就發現黃疸,是“早發性黃疸”。 2.黃疸指數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溶血型黃疸(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合)。 3.黃疸指數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續的時間太長,一般生理性黃疸持續的時間是7~10天,如果超過兩個星期就要注意了。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Reasons 黃疸不必中斷哺乳 如果經過種種檢驗證實,是因為喂母乳引起黃疸的話,也不必中斷母乳的哺喂,除非指數高到需要換血的地步,可暫時停止哺喂母乳兩天,等黃疸消退後再重新喂母乳。

2016年01月24日 12:55

黃疸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而引起的。因為新生兒不需要那麼多的紅血球。紅血球被破壞的代謝產物就是膽紅素,如果膽紅素太高,即“高膽紅素症”,會引起黃疸。一般膽紅素分為直接型與間接型,直接型的膽紅素主要是肝臟膽道的問題;間接型的黃疸是由於紅血球破壞過多,使膽紅素太高,這可能會造成腦部核黃疸,所以都需注意。 1.紅血球破壞過多 紅血球破壞過多,這多半是間接型的高膽紅素造成,它可以自由進出腦部,一旦腦部發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產,就更容易造成傷害,因為黃疸主要就怕對腦部造成傷害。黃疸太高會造成腦部產生核黃疸,導致腦部神經發展障礙,甚至會死亡。但如果膽紅素指數不高就可能沒有問題。 黃疸也可能由於在媽媽懷孕的時侯,抗體由胎盤傳到寶寶身上,寶寶就可能會造成溶血問題(媽媽與寶寶的血型不合),大部分O型血型的媽媽生A型血型或B型血型的寶寶比較容易發生,因為媽媽體內有抗A、抗B的抗體,但專家強調,這不代表O型血型媽媽生的孩子一定會有問題。而蠶豆症的孩子由於紅血球酵素的缺乏,在某些狀態下紅血球很容易被破壞,而造成溶血,或者本身先天血球構造不良的寶寶也可能造成溶血性的黃疸。 2.肝臟代謝減少 新生兒的肝臟功能還沒發育完全,膽紅素經肝臟排泄出來,代謝來不及也會造成黃疸。如果寶寶因為感染造成肝臟功能有問題,或者肝、膽道有先天性異常也會導致黃疸升高。 3.混合型 當然也有可能以上兩者原因均有,這需要由醫生來判斷比較好。 4.喂母乳造成 許多人會認為喂母乳與黃疸有關,其實並不儘然,專家認為要把其他造成黃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說是因為母奶造成黃疸。由於前1個星期的黃疸,有可能是因為餵食不足所導致脫水,這時如果指數小於20mg/dL就沒有問題,因為至今還沒有因母乳性黃疸產生腦病變報告的文獻,所以一般不用終止母乳餵食,但如果超過20mg/dL,可以暫時停止喂母乳,用嬰兒奶粉輔助。如果在48小時之內黃疸改善再重新餵食母乳,膽紅素可能會稍微回升2~4 mg/dL,對寶寶不會有影響。母乳所產生的黃疸,大約會在1~3個月內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