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性肝炎症狀
好,臨床實踐證明,對黃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除臥床休息、注意營養、給予適量的維生素外,以下方法可加速黃疸的消退。 ①水衝擊療法:黃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體內往往有水的代謝失調,組織內有水分瀦留現象。在用汞利尿劑或雙氫克尿塞(治療過程中注意防止低鉀)使瀦留的水分充分排出,同時讓病人另飲水,或輸給較大劑量維生素C(一般加入2000~3000mg)的葡萄糖液,以移換排出的水分。如此反復施行,可沖洗瘀積在肝內、血液內及組織內的膽紅質,使之由尿排出,從而縮短黃疸期。具體方法是:a.清晨空腹飲水1500ml,於30~40分鐘內飲完,然後肌肉注射1ml撒利汞,每隔3~4日1次,5~6次為1療程。b.輸給10%葡萄糖液1000ml,內加維生素C2000~3000mg和氯化鉀1~2g,每日1次(酌給雙氫克尿塞促進利尿效果),10~12次為1療程。 ②引流:十二指腸引流,通過利膽排出毒素,有加速黃疸消退的作用。 ③中醫中藥:茵陳蒿湯或茵陳五苓散加減對黃疸型肝炎有良好效果。方劑中加入利膽(如郁金、薑黃,重用柴胡等)、消炎(二花、丹皮,辨證酌用黃柏、黃連等)、清熱解毒(板藍根等)藥物,可以加速黃疸消退。 ④對膽小管型肝炎,可以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你黃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體內往往有水的代謝失調,組織內有水分瀦留現象。在用汞利尿劑或雙氫克尿塞(治療過程中注意防止低鉀)使瀦留的水分充分排出,同時讓病人另飲水,或輸給較大劑量維生素C(一般加入2000~3000mg)的葡萄糖液,以移換排出的水分。如此反復施行
黃疸病者從開始有症狀到出現黃疸這段時間,約為數日至2周。起病時患者常感畏寒、發熱,少數患者可持續高熱數日。更為突出的症狀就是全身疲乏無力、食欲減退、噁心、嘔吐,尤其厭惡油膩食物,上腹部堵脹滿悶 ,尿黃似濃茶水,大便較稀或便秘。 您說您最近口苦口幹,喝糖水也解決不了。你這是明顯的消渴證,口大幹,喝水不能解渴。所以和黃疸病相差甚遠。 但我要提醒您的是: 糖尿病人前期都會出現這種消渴狀態,然而經常上火的人也有消渴症狀,希望你去檢查下尿液中的含糖量。
口苦是肝膽火盛,口幹是胃津缺乏.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多見於急性炎症,以肝,膽炎症為主,這常與肝膽的代謝有關 你檢查肝膽.做b超檢查,是否有膽囊炎.或做兩對半及丙肝檢查是否有肝炎 和做胃鏡檢查是否是有膽汁反流性胃炎的可能.平常不要喝酒.另外如果你睡覺打 鼾也可能導致這種感覺的
(1)黃疸前期 從患者開始有症狀到出現黃疸這段時間,約為數日至2周。起病 時患者常感畏寒、發熱,體溫38℃左右,少數患者可持續高熱數日。更為突出的症 狀是全身疲乏無力、食欲減退、噁心、嘔吐,尤其厭惡油膩食物,上腹部堵脹滿悶 ,尿黃似濃茶水,大便較稀或便秘。在這階段因個體差異、患者表現複雜多樣易被 誤診,應特別注意,如有的患者表現為上呼吸道炎症,類似感冒。有些患者可伴關 節酸痛而被誤認為風濕病。也有少數人有劇烈腹痛而誤認為急腹症。還有少數人可 出現等麻疹。此期中末,查體可發現肝區叩擊痛及壓痛,半數以上患者肋緣下可觸 及肝臟,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明顯升高,尿膽紅素陽性。乙肝表面抗原 陽性、乙肝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抗—HBcIgM)陽性。此期患者的血液、大小便 、嘔吐物中均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而有很強的傳染性。 (2)黃疸期熱退後出現黃疸,常見鞏膜首現黃染,繼而全身皆黃,於數日至2~3周內達頂峰。多數為輕度至中度黃疸。此時消化道症狀加重,肝臟腫大,有壓痛及叩擊痛;少數脾臟腫大,助緣下可觸及。部分病人伴有皮膚搔癢、心動徐緩、腹痛及皮疹。患者經過數日休息後,噁心減輕、嘔吐消失、食欲逐漸好轉。血液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或稍低,分類計數淋巴細胞偏高,可有少數異常淋巴細胞出現。尿膽紅素、尿膽原陽性(黃疸很深、糞便灰白色者,尿膽原可能暫時陰性)。血清ALT活力顯著升高,常在400u以上,此期持續2~6周或更久。 (3)恢復期此期黃疸漸退、肝腫大及其他各種症狀均漸消退,食欲恢復正常,但仍感輕度肝區痛。此期持續平均一月。少數病例黃疸顯著,持續數月不消,乏力、肝痛及胃腸症狀不甚明顯,肝功能顯示阻塞性黃疸,ALT僅輕度或中度上升,稱為淤膽性肝炎。併發症:少數病例可併發心肌炎、心包炎、粟粒性病毒性肺炎、胰腺壞死、糖尿病、腦膜腦炎、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炎、急性溶血性貧血、全血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血栓性靜脈炎、腎炎、睾丸炎、丘疹性皮炎、多發性關節炎等中的一種鹹數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