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溶血性黃疸怎麼治療
問題 【肝病科】 【歸檔】 16年03月22日

溶血性黃疸怎麼治療

問題描述 寶寶出生後就有黃疸,醫生說是溶血性黃疸,溶血有五百多,換血後會降到兩百七左右,還照著藍光中,可就是還降不下來.溶血性黃疸怎麼治療啊謝謝
網友回答
2016年03月22日 16:40

你好,溶血黃疸的症狀是黏膜、皮膚輕度黃染,呈淺檸檬色,無皮膚瘙癢。在急性溶血時伴有寒戰、發熱、頭痛、嘔吐、腹痛及腰部酸痛等症狀。急性發作時尿呈醬油色,脾臟腫大。末梢血網織紅細胞增多(骨髓紅細胞系統增生活躍)血清總膽紅素濃度增高糞便中排出的糞膽原增加。尿中膽紅素陰性。建議可以使用藍光治療,對寶寶的影響不大,生理性黃疸大多數是生後2~3天出現。。第5~7天高峰,10~14天消退,早產兒科延遲到第3~4周消退,建議要配合醫生的治療,不要隨意用藥.

2016年03月22日 16:40

你好,溶血性黃疸怎麼治療主要就是以下一些方法的, 1、光療:患兒暴露于波長440nm的光線下能使血清膽紅素下降,防止核黃疸的發生,如核黃疸已經發生則可使其恢復快一些。經這種光線照射後,膽紅素被光氧化變成無色物質,從尿和膽汁排出體外。這種治療簡便易行,有一定療效。一種簡便的方法是將40W藍色螢光管7支作為光源。將患兒置於保溫箱中,除去衣服及尿布,用黑眼罩(紗布裹黑紙)遮蓋雙目。將光源置於離體表33~35cm處,每小時改變一次體位以增加光照面積。光照時間大多為24~48小時,最長可達96小時。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液體補給(以防脫水)和護肝治療。經這種治療,皮膚黃疸消退和血清膽紅素下降均較快。 2、輸血:血清間接膽紅素如超過20mg/dl(342μmol/L),需採用換血輸血。供血者須先作G6PD缺乏的過篩試驗,必須沒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以免輸血後加重和黃疸。避免親屬供血。黃疸不嚴重者不需輸血。

2016年03月22日 16:40

你好,溶血性黃疸: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產生溶血性黃疸先天性溶血性貧血如海洋性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後天性獲得性溶血性貧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新生兒溶血、不同血型輸血後的溶血以及蠶豆腐、伯氨奎啉、蛇毒、毒覃、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退黃用藍光照射、輸白蛋白、口服苯巴比妥、中藥茵陳湯等;減少溶血用免疫球蛋白可適當用激素如病情嚴重需要換血療法。對於這個病的治療,首先是治療原發疾病,消除病因,可以考慮激素治療。嚴重建議到醫院,進行系統治療.

2016年03月22日 16:40

新生兒黃疸比較常見,有病理性和生理性,如果是病理性需要治療如果生理性黃疸一般可以增加消失,很少超過2個星期,大多數10天以內可以完全消失.母乳黃疸,在停母乳3,4天以後可以使黃疸好轉,但不能完全消失,如果不見好轉,就可能有其他原因引起的黃疸,需要到醫院檢查原因,如果與母乳無關的黃疸,仍然可以吃母乳.一般黃疸的膽紅素在150以下是安全的,200以上需要去醫院治療,250以上,需要藍光治療,350以上要換血治療.當然主要是要查明原因,需要去醫院看 .

2016年03月22日 16:40

你好,溶血性黃疸是指母親跟嬰兒的血型不合,在懷孕期間,母親的血型進入到胎兒體內刺激產生抗體,分娩過程中胎兒再次接觸到母親的血液,導致溶血反應,溶血性黃疸一旦治癒,就不會對小孩將來發育有影響的,所以不必過於擔心,這種病沒有遺傳的,主要是跟胎兒受父母親血型組合成的血型不同于母親所致的,首先是針對溶血性疾病本身的治療:清除病因(如瘧疾引起的紅細胞破壞需根治瘧疾才能糾正)、去除誘因(如G-6-PD缺乏症患者應避免食用蠶豆和使用具有氧化性質的藥物)、對症治療(如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血漿置換,對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某些類型地中海貧血、藥物治療無效的自身免疫性溶血的患者行脾切除等);其次為對症退黃治療,臨床上常用的有茵梔黃、思美泰等,但必須強調,如溶血未解除,退黃是困難的,而且效果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