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理性貧血症狀
問題 【貧血】 【歸檔】 16年04月13日

生理性貧血症狀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男
網友年齡:1歲
詳情描述:
寶寶現在被檢查出是生理性貧血的症狀了,這個要緊嗎?該怎麼辦好啊?要怎麼治療這個病的?
網友回答
2016年04月13日 00:00

寶寶出生後隨著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紅細胞生成素減少,骨髓造血功能暫時性降低,網織紅細胞減少;胎兒紅細胞壽命較短,且破壞較多(生理性溶血);加之嬰兒生長迅速,迴圈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逐漸降低,至2-3個月時(早產兒較早)紅細胞數降至3.0×10/12/L 、血紅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現輕度貧血,稱為“生理性貧血”,
生理性貧血的經過呈自限性,一般不需治療,3個月以後由於貧血本身對造血的刺激,紅細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貧血逐漸恢復,隨後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又緩慢增加,約在12歲時達到成人水準,

2016年04月13日 00:00

在小兒時期,其血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數量在各個年齡期均不同,胎兒期由於處於相對缺氧狀態,故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較高,出生時紅細胞數約500~70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量約15~23克/分升,出生後6~12小時因進食較少和不顯性脫水,其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往往比出生時高些,隨著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加以胎兒紅細胞較大,壽限較短等原因,過多的紅細胞自行破壞(生理性溶血),同時血容量增加,故生後10天左右,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減少約20%,以後則下降較慢,由於生長發育迅速,迴圈量迅速增加,繼生理性溶血後骨髓暫時性生血功能降低,紅細胞生成素(主要來自腎臟)不足等,至2~3月時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降至最低點(紅細胞數30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量11克/分升),網織紅細胞降低,而出現輕度貧血,稱為生理性貧血,
生理性貧血是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生理現象,呈自限性,無需治療,3個月以後紅細胞生成素的合成增加,促進骨髓的造血功能,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又會逐漸增加,但應注意飲食中必須富含造血所需物質,如果血紅蛋白下降至小於70g/L或合併其它疾病時,應考慮少量輸血,最好是小量輸紅細胞,大量輸血可抑制紅細胞生成素的合成,不利於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