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心理健康這孩子是自閉症嗎?
問題 【神經心理專科】 【歸檔】 16年06月07日

這孩子是自閉症嗎?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女
網友年齡:
詳情描述:
基本情況:男孩,10年1月生,現29個月,一直是媽媽全天陪護帶大,未送托兒所,大人在說話和互動遊戲方面教的不多,接觸同齡兒童時間不多,戶外活動強度不大, 日常表現:不主動說話,不主動叫親人稱呼,但能分清稱呼是誰,以及動物、水果、數位都認識,問他時會指,他有什麼要求時逼他才說,而且僅會幾種發音: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呀呀、嘎嘎、啊、拿、打、喝,而且讓他說爸爸時老是說成“媽媽”,讓他說媽媽也老是說成“爸爸”,問他老虎怎麼叫,會說“啊哦”,玩耍時自己有時會嘰哩哇啦,叫他名字不會答應聲,我行我素,一旦說他喜歡的食物或事物會馬上跑來,問他要不要會點頭,是討厭害怕的東西只會用手推開,不會以搖頭擺手來拒絕,-----------想要東西就拉大人手去那,然後指著東西要時只會“嗯、啊”,遇高臺階不敢走下時,皺著眉伸手臂對大人喊啊嗯,面對兩塊糖,知道先拿大的吃,不愛吃的食物入口後會拿出來塞到大人嘴裡,喜歡看動畫片,每天老是看,聽到熟悉的歌會拍手或跺腳配合一會,遇到他喜歡的圖片或卡通形象,會拿過來或指著那個,並看著大人的臉讓大人說出來,大人講他熟悉的童話故事時會不時地看大人的臉,露出開心表情,講到兔子說“啊”的臺詞時會主動說“啊”,會用積木堆塔、串珠、擰瓶蓋、拼圖,愛看吹泡泡並追趕,但好像基本很少玩假扮類遊戲,-----------和同齡孩子在一起時只玩自己的,不主動與他人交往,讓他看看對方,看了三五秒鐘就不看了,讓他去和對方握手,握一下就走開,不觀察別人表情,對別人喜怒哀樂一般不關心,但媽媽坐著哭時會過來偎依,看到爸爸或媽媽關門外出了,會傷心痛哭,超過幾小時未見父母,見面後會笑臉相迎笑出聲的跑過來,在外邊走累了會張開雙臂要求抱,喜歡爬到大人身上被搖晃,父母爺奶抱別人孩子時他會皺眉叫,過來推開別人孩子,父母及雙方老人一起散步,六個大人其中一人走散遠了,會去拉回來,爸爸不見了,會找一下,和父母在一起時,有時會伸手將父母的頭摟在一起,在家玩捉迷藏時很開心,找到大人時嘎嘎樂,大人追著他撓癢會邊跑變笑,-----------興趣廣泛,喜外出,對飛禽走獸花鳥蟲魚風霜雨雪水果蔬菜等等都有興趣關注和好奇心,環境、飲食、作息等改變時無反感,沒有機械的枯燥的怪異的長期重複動作或愛好,也沒有刻板方式和自傷行為,表情不豐富,不會做鬼臉,不會撒嬌,不會發脾氣生悶氣甩臭臉,不高興只會哭叫,從不打人,平時常淡定,但並非呆滯,眼神無游離狀或斜視等怪異舉動,-----------痛感正常,害怕打針,面部器官能準確指出,伸舌對指等動作正常,愛玩觸屏手機,掌握左右撥劃和點擊,愛爬高,能獨立上下樓梯,但平時走路不如同齡孩子矯健,雙手無擺臂動作,不會擺臂奔跑,像剛會走路不久,容易被絆倒,不會雙腳起跳,不會單腿站立,大小便不會提前給信號,但大人讓他去尿盆那坐他會服從並拉撒,
網友回答
2016年06月07日 00:00

按照你的描述,孩子沒有自閉的典型表現,孩子的性格特點,以及言行表現,包括身心發育,主要來自家庭教養方式的影響,特別是母嬰關係問題,你們也已經意識到,對孩子的情感陪伴以及表達和交流比較少,也就形成了目前的狀態,家長需要多些耐心和接納,鼓勵和肯定,多些情感支持和撫慰,幫助孩子學習言語表達和交流,

2016年06月07日 00:00


這種情況我建議您儘快到正規的中醫醫院來進行治療,並且在生活中家長也不要忘了給孩子通過下面的方法,來進行家庭中的治療工作,

別把小孩給套住:

城市的現代化使許多人搬進了高樓,而一戶一門的高樓容易給孩子造成封閉的環境,因此,應允許或鼓勵孩子從高樓走下來到庭院之中,與鄰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誼,

注重情商培育:

情商即社會適應的綜合能力,孩子僅僅學習成績優良是不夠的,還須懂得接受別人並讓人接受自己,這也是愛的基本涵義,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時,要教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情和情感,儘量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包括鄰居小朋友相邀的遊戲、做作業;包括學校、班級統一組織的文體活動;包括祝賀同學生日、歡送老師等等,從集體活動中體驗友誼、智慧與溫暖,

自主能力:

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切忌父母事事包辦,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有意讓孩子碰碰釘子,嘗嘗苦頭,以磨煉孩子的意志力,

為孩子的交友創造條件:

不僅應允許孩子走下高樓、走出家門,也應允許孩子把小朋友請進家門,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機會,教給他(她)交朋友的藝術、方法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