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肺結核和肺膿腫的區別
問題 【呼吸內科】 【歸檔】 16年06月04日

肺結核和肺膿腫的區別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男
網友年齡:42歲
詳情描述:
2008年7月感冒發燒引起肺炎,診所輸液:頭孢,左氧氟沙星, 12月高燒咳嗽,痰中有血,診斷為肺膿腫,住院28天,出院後,服左氧氟沙星片(3個月)停用, 2009年7月又住院40天,診斷還為肺膿腫, 一年半以來,多次出現午後低燒,均以服左氧氟沙星片消炎,最近幾天,低燒不落,夜間體溫也為37°5左右,
網友回答
2016年06月04日 00:00


你的情況是沒有痊癒的表現!
 上呼吸道、口腔的感染灶必須加以根治,口腔手術時,應將分泌物儘量吸出,昏迷或全身麻醉患者,應加強護理,預防肺部感染,早期和徹底治療是根治肺膿腫的關鍵,
治療原則為抗炎和引流,
(一)抗生素治療急性肺膿腫的感染細菌包括絕大多數的厭氧菌都對青黴素敏感,療效較佳,故最常用,劑量根據病情,嚴重者靜脈滴注240萬~1000萬u/d,一般可用160萬~240萬u,每日分2~3次肌內注射,在有效抗生素治療下,體溫約3~10天可下降至正常,一般急性肺膿腫經青黴素治療均可獲痊癒,脆性類桿菌對青黴素不敏感,可用林可黴素0.5g,每日3~4次口服;或0.6g每日2~3次肌內注射;病情嚴重者可用1.8g加於5%葡萄糖溶液500ml內靜脈滴注,每日一次,或氯林可黴素0.15~0.3g,每日4次口服,或甲硝唑0.4g,每日3次口服,嗜肺軍團桿菌所致的肺膿腫,紅黴素治療有良效,抗生素療程一般為8~12周左右,或直至臨床症狀完全消失,X線片顯示膿腔及炎性病變完全消散,僅殘留條索狀纖維陰影為止,在全身用藥的基礎上,加用局部治療,如環甲膜穿刺、鼻導管氣管內或纖維支氣管鏡滴藥,常用青黴素80萬u(稀釋2~5ml),滴藥後按膿腫部位採取適當體位,靜臥1小時,
血源性肺膿腫為膿毒血症的併發症,應按膿毒血症治療,
(二)痰液引流,祛痰藥如氯化銨0.3g、沐舒痰30mg、化痰片500mg、祛痰藥10ml,每日3次口服,可使痰液易咳出,痰濃稠者,可用氣道濕化如蒸氣吸入、超聲霧化吸入等以利痰液的引流,患者一般情況較好,發熱不高者,體位引流可助膿液的排出,使膿腫部位處於高位,在患部輕拍,2~3次/d,每次10~15分鐘,有明顯痰液阻塞徵象,可經纖維支氣管鏡沖洗並吸引,
(三)外科治療支氣管阻塞疑為支氣管癌者;慢性肺膿腫經內科治療3個月,膿腔仍不縮小,感染不能控制;或併發支氣管擴張、膿胸、支氣管胸膜瘺;大咯血有危及生命之虞時,需作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