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老年人脊髓壓迫症的中醫治療
問題 【骨科】 【歸檔】 15年05月02日

老年人脊髓壓迫症的中醫治療

問題描述 我父親78歲,小時候開始駝背,7、8年前發現腿腳不靈便,近幾年大小便經常失禁,便秘,原來不知道是因為神經原因。現在知道是此類疾病,我父親最困難的是他非常疼痛,我們兒女心裡非常難受,不知道怎樣治療能減輕他的痛苦。請您給予指點。
網友回答
2015年05月02日 18:22

1. 術畢病人回病房後,應注意搬運時勿使病人脊柱彎曲,儘量維持在中立位,臥於硬板床上。全麻術後尚未清醒的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暢,採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使口腔內分泌物及嘔吐物易於流出,並防止舌後墜。檢查輸液針頭及引流管有無脫落,建立五查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2. 心理護理:脊髓壓迫症病人術後症狀難以立即緩解或反有加重,神經功能恢復非常緩慢,病人往往產生悲觀情緒,醫護人員應做好心理護理,糾正病人的自卑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與病人的接觸,瞭解病人的真正感情和實際需要,採取最適當的護理措施。

2015年05月02日 18:22

併發症的預防和護理 (1)預防褥瘡發生:脊髓壓迫病人多為截癱,病人常為被動體位,不能自動交更臥位.護囑應建立2小時翻身1次,翻身時應往愈保持頭、項、肩一致,各段脊椎水準一致,抬起病人,避免推拉等動作,以免擦傷皮膚.每次翻身後應察看受壓部位的皮膚,如有發紅,改為每小時翻身1次,並進行局部按康.對入院帶入的褥瘡者,要及時清潔創面。 (2)泌尿系統感染的預防:患者術後排尿功能難以立即恢復,常有排尿困難或尿失禁,尿漪留時,用針刺及聽流水聲.熱數或按康下腹部等誘導排尿,無效者,在嚴格無菌操作下留f導尿管:為訓練膀朧功能,每2^-4小進放尿1次,每週更換尿管1-2次. (3)預防呼吸道感染t術後病人因刀口疼痛不敢咳嗽,不敢深呼吸,平臥位也不利於呼吸,特別是頸椎段患者,肋間肌及腹肌均麻痹,呼吸僅賴於隔肌,以致肺的膨脹不全,更容易發生肺炎。因此,術後初期給適當的止痛劑以減輕疼痛,鼓勵病人深呼吸、咳嗽、排痰。每次翻身時,叩拍胸背部有助於排痰。痰液粘祠不易咳出者霧化吸入擾生素及康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