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丹毒的治療方法
問題 【皮膚性病科】 【歸檔】 15年10月12日

丹毒的治療方法

問題描述 丹毒的治療方法是什麼?我的下肢去年10 月起過丹毒,後來好似治癒了(可是走10分鐘,全腿都不舒服),現在腳面開始腫脹,醫生說不是丹毒,掛青黴素1個月只是消腫了,皮膚還紅,全腿不適,有時發冷,有時發燙.請問該咋治?是啥病?這是不是丹毒啊,請問丹毒的治療方法有哪些?謝謝。
網友回答
2015年10月12日 11:03

丹毒俗稱“流火”,是皮膚和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其發病是因溶血性鏈球菌通過皮膚,粘膜的細小傷口處侵犯皮膚和粘膜網狀淋巴管而引起的.丹毒好發於下肢和面部,蔓延很快,很少有組織壞死,有反復發作的傾向. 局部表現為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中間較淡,邊緣清楚並稍隆起.手指按壓可使紅色消退,手指離開後,紅色可迅速恢復.紅腫向四周蔓延時,中央的紅色消退,脫屑,顏色轉為棕黃.足癬或絲蟲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復發作.有時可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增生而形成橡皮腿.並可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

2015年10月12日 11:03

丹毒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建議中醫中藥外敷治療.活血生肌膏帖敷可以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熱解毒;清除壞死組織,殺菌消炎.迅速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增快局部血流,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快速生長.對疔,癰.疽,癤,丹毒,蜂窩織炎,各種化膿潰爛等疾病療效奇特,不打針不吃藥不手術其療效高,無副作用.

2015年10月12日 11:03

比較好的治療首選青黴素,療程10到14天。過敏的人可以選擇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這些藥物對患者的治療是很有説明的,但是需要患者去控制劑量,因為藥用多人了,對人總會有傷害的。2中藥也是可以治療丹毒的,在這我們推薦你可以紫雪丹或牛黃清心丸,主要以清肝利濕解熱為主,所以去中藥裡買一些降火的藥物吃吃,是有不錯的效果的。建議患者最好是以中醫中藥外敷治療。3臥床休息,加強營養,發生下肢者抬高患肢。這是患者在治療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同時飲食的加強,也要注意不能亂飲亂食,這樣都是不好的。所以我們建議患者,最好是注意自己生活習慣。

2015年10月12日 11:03

中醫稱本病為丹毒,由於發病部位不同而有“抱頭火丹”、“內發丹毒”、“流火”等名稱。丹毒是由鏈球菌侵入皮膚或粘膜的淺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進行性皮膚炎症。感染蔓延快、不化膿、也很少有組織壞死,易反復發作。常發生於小腿,其次為顏面和頭部。下肢丹毒常繼發於足癬。 發病初期患者主訴有畏寒,全身不適,頭痛等。隨後出現高燒,體溫可達40℃,局部出現紅色斑塊,鮮紅、有燒灼感,用手指輕壓可褪色。皮膚有輕度水腫,炎症與周圍界限清楚,邊緣稍高出皮面,有時出現充滿漿液性液體的水皰,病變附近的淋巴結腫大。下肢的丹毒常反復發作,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組織增厚, 1)中藥偏方: 取紫花地丁、薏苡仁各20克,石膏15克,金銀花、白芍、車前子各12克,生地、黃柏各10克,梔子、丹皮、川芎、連翹各9克。 此方利濕,排膿,涼血活血。 加減: 1.瘀血嚴重者,加赤芍12克,沒藥10克,桃仁10克。 2.局部腫脹者,加木通5克,萆解15克,赤小豆12克。 2)食料藥膳: 1.鮮蘆根汁 取鮮蘆根2000克。鮮蘆根洗淨,榨汁,分次當茶飲,每次100毫升,每日3--5次。 此方清熱解毒利濕。主治丹毒初起,色鮮紅,伴畏寒,發熱頭痛,口幹,舌紅者。 2.馬齒莧菊花粥 用鮮馬齒莧60克,菊花15克,粳米100克。鮮馬齒莧洗淨切碎,粳米淘洗乾淨一同人鍋加水l000毫升,文火煮成粥;取霜降前菊花烘乾研成粉。粥將成時調入菊花末,稍煮即成,每日3次,連服數天。 此方清熱解毒,瀉肝利濕。主治丹毒急性期,病變部位較局限者。 3.拌馬蘭頭 取馬蘭頭500克。馬蘭頭洗淨,人沸水中燙數分鐘,取出略擠,切碎,加入香乾末糖、鹽、味精、麻油拌和食用,其水代茶飲,每日3次。 此方清熱解毒利濕。主治丹毒急慢性期均可食用。 4.赤小豆苡仁湯 用赤小豆100克,苡仁100克。赤小豆、苡仁浸泡半天,加水500毫升,文火煮爛,分次服用,每日3次。 此方利水消腫。主治丹毒下肢腫脹明顯,或伴水泡。 5.茯苓紅花粥 取茯苓30克,苡仁30克,紅花5克。茯苓、紅花熬汁去渣,加入苡仁、大米若干,用文火煮成粥,每日早晚服用。 此方健脾利水,活血化瘀。主治慢性丹毒,皮疹色暗紅,舌紫苔薄。 6.絲瓜銀花飲 用老絲瓜500克,銀花藤100克。上藥洗淨,加水1000克,熬汁去渣代茶飲,每次200毫升,每日3--5次。 此方活血通絡。主治慢性丹毒。

2015年10月12日 11:03

丹毒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局部治療 患肢抬高,外用抗生素軟膏的意義不大。可用適量芙蓉或蒲公英葉搗爛外敷,或用醋酸鋁溶液、雷夫奴爾溶液或馬齒莧煎濕敷,可減輕充血程度及疼痛,肢體部有淋巴水腫時,可試用透明質酸酶或皮質類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損內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