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眼睛斜視
問題 【內科】 【歸檔】 15年08月18日

眼睛斜視

問題描述 醫生,您好!我想問一下眼睛斜視是怎麼回事啊?如果有了眼睛斜視該怎麼辦呢。平時應該改掉什麼習慣。注意什麼事情。還有就是生活中應該特別預防什麼?希望大家指點指點。謝謝了!
網友回答
2015年08月18日 18:34

斜視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屬眼外肌疾病,可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麻痹性斜視兩大類。共同性斜視以眼位偏向顳側、眼球無運動障礙、無複視為主要臨床特徵;麻痹性斜視則有眼球運動受限、複視,並伴眩暈、噁心、步態不穩等全身症狀。眼睛斜視病因1.調節學說眼的調節作用與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聯繫的,一定的調節帶來相應的集合。常常由於調節—集合反射過強,其內直肌的作用有超出外直肌的趨向,而形成共同性內斜視。近視眼看近目標時少用或不用調節,集合力同時減弱,因此其內直肌的張力減低,有時就形成了共同性外斜視。2.雙眼反射學說雙眼單視是條件反射,是依靠融合功能來完成,是後天獲得的。如果在這個條件反射形成的過程中兩眼視力不同,一眼視力受到明顯的感覺或運動障礙妨礙了雙眼單視的功能,就會產生一種眼位元分離狀態,即斜視。3.眼睛斜視解剖學說某一眼外肌發育過度或發育不全、眼外肌附著點異常,眼眶的發育、眶內筋膜結構的異常等,均可導致肌力不平衡而產生斜視。4.遺傳學說臨床上常見在同一家族中有許多人患有共同性斜視,斜視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臨床表現斜視的病人因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個物體時,此物體影像于正常眼落在視網膜中心凹上,斜視眼則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視物就會出現複視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喪失兩眼之單一視功能與立體感,有的還會導致視力發育不良而造成弱視。1.眼睛斜視內斜視眼位向內偏斜。在出生至內發生者稱之為先天性內斜視。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後天性內斜視又分為調節性與非調節性,調節性內斜視常發生在2~3歲兒童,患兒通常會伴有中高度遠視,或是異常的調節內聚力與調節比率。

2015年08月18日 18:34

2.外斜視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為間歇性與恒定性外斜視。間歇性外斜視因病人具有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分的時間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維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爾在陽光下或疲勞走神的時候,才表現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兒童還表現為,在強烈的太陽光常會閉一隻眼睛。間歇性外斜視常會發展成恒定性外斜視。3.上、下斜視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比內斜視和外斜視少見,上下斜視常伴有頭部歪斜,即代償頭位。檢查以下是斜視的常規檢查法:1.雙眼視功能的檢查(1)國內普遍使用同視機檢查雙眼視功能的三級情況。(2)立體視功能的定量測定,用同視機立體定量畫片或顏氏隨機點立體圖測定立體視銳度。2.屈光檢查阿托品麻痹睫狀肌驗光:瞭解有無弱視和斜視與屈光的關係。3眼睛斜視.眼位和斜視角的測定確定是哪一類斜視。為了手術設計必須檢查斜視角的大小。4.眼球運動檢查判斷眼外肌的功能,看眼球運動是否正常到位。5.有沒有代償頭位幫助診斷是哪一條眼外肌麻痹。6.確定麻痹肌的檢查檢查眼球的運動功能、雙眼分別注視、單眼各方向注視的斜視角度,用紅鏡片試驗或Hess屏方法等檢查可以幫助確定。7.牽拉試驗(1)術前將眼球牽拉至正位後估計術後複視及病人耐受情況。(2)被動牽拉試驗 可以瞭解有無眼外肌機械性牽制或肌肉的痙攣情況。(3)主動收縮試驗 瞭解肌肉的功能。8.隱斜的檢查用隱斜計做定量測定。集合近點的檢測:幫助診斷肌性視疲勞。9.調節性集合/調節(AC/A)的比值測定幫助判斷斜視與調節和集合的關係。治療1.非手術治療治療斜視,首先是針對弱視,以促使兩眼良好的視力發育,其次為矯正偏斜的眼位。斜視的治療方法包括:戴眼鏡、戴眼罩遮蓋、正位視訓練。戴眼罩是治療斜視所引起的弱視的主要方法。眼肌手術則包括放鬆(減弱)或縮短(增強)一眼或兩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條或多條肌肉。輕度斜視可以戴棱鏡來矯治。正位視訓練可以作為手術前後的補充。2.手術治療斜視治療的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好。斜視手術不僅為了矯正眼位、改善外觀,更重要的是建立雙眼視功能。手術時機以6~7歲前為最佳。眼位能否長期保持穩定、立體視能否建立仍需定期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