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尿毒癥的藥物治療
問題 【內科】 【歸檔】 15年12月12日

尿毒癥的藥物治療

問題描述 聽說治療尿毒癥用中藥效果好,可以減少透析次數。請問,都 有哪些中 藥。什麼地方可以買到。價格如何?
網友回答
2015年12月12日 15:25

您好,請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使用!要在醫院購買! 下面介紹七種中的方法。 一、中藥內服 尿毒癥病程纏綿,病機錯綜複雜,並分不同階段,治療時一定要根據疾病的特點辨證論治,一般可選用生黃芪、附子、蟲草、仙靈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參、車前子、蘇梗、黃連、大黃、桃紅、當歸、紅花等溫腎瀉濁、化瘀清利等藥物,這些藥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傷正氣,有推陳出新,改善腎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糾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顯改善臨床症狀,提高機體代謝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質的排泄,阻止腎小球的進一步損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進血色素的升高。 二、穴位敷貼 將生大黃、丹參、益母草、薏米仁、川芎、甘遂加工成粗末混勻,用香油浸泡放置沙鍋裡熬至膏狀。貼于腎俞及關元穴位,使藥物通過皮膚滲入並刺激穴位,經經絡直接作用於腎腧,從而達到溫腎、活絡、利尿、清濁之功效。本法臨床應用極為廣泛,其優點是不經消化道吸收,不發生胃腸道反應。 三、中藥灌腸 此方法有一定的結腸透析作用,是清除體內氮質的一個重要途徑,為口服藥物的補充,尤其對不能口服藥物的病人更為適宜。一般選用大黃、附子、生牡蠣、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濁,促進毒素從腸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時增加腸的蠕動,防止腸道內毒素吸收,促進體內有毒物質排出,有利於減輕健存腎單位的負荷,從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質的升高。 四、臍療 臍在胚胎發育中為腹壁最後閉合處,皮下無脂肪組織,臍下腹膜血管豐富。敷臍療法就是將藥物敷置於臍眼或臍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由於臍與諸經相通,能使經氣迴圈並交通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將藥物以迴圈直趨病所,從而驅除病邪,促進機體康復。本法是將大黃、附子、細辛、黃芪、益母草、車前子製成丸劑,敷於臍部,使藥物經臍進入血液,發揮藥物的作用,起到滋補脾腎、降濁排毒、消腫利水的治療作用。

2015年12月12日 15:25

尿毒癥期蛋白質在體內分解代謝、能產生許多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因此採用低蛋白飲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蛋白質每日不宜超過每公斤體重0.5克,多選用高生物價的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牛奶、少量瘦肉等。多吃薯類,少吃含植物蛋白高的米飯、麵食。不宜食黃豆及其製品,這樣可減少尿素氮、肌酐的產生,減輕腎功能負擔,緩解腎功能的進一步惡化。尿量減少時不宜食用含鉀較高的食物,如海帶、蘑菇、扁豆、香蕉、橘子、菠菜等。這是因為尿量減少體內鉀離子不易排出體外,使血鉀增高,當血鉀增高時可造成心臟驟停,同時少吃高磷食物,多吃含鈣、鐵豐富的食物,以防止脫鈣,改善貧血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