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小兒多動症和小兒好動的區別
問題 【精神心理科】 【歸檔】 16年04月18日

小兒多動症和小兒好動的區別

問題描述 小孩多動症的症狀怎麼去和孩子好動區分呢?有哪種比較權威的方法來診斷孩子是不是多動症呢?現在我非常想知道小兒多動症和小兒好動的區別
網友回答
2016年04月18日 13:12

根據醫學專家研究:一般來說,小兒活潑、好動甚至頑皮,都是孩子的特性。好動大多以男孩居多,現代不少家長見孩子上課精力不集中、做小動作或作業拖拉,而認為孩子得了多動症,到處求醫服藥,這可能是孩子患了多動症,也可能是孩子的性格過於活潑,因此家長要把孩子的活潑好動和多動區別開來。方法/步驟1(一)好玩的孩子喜歡玩耍,好奇心強,頭腦靈活,反映快,做事迅速,大家覺得好玩的孩子聰明。但是少數具有多動症傾向的孩子動作反應遲鈍、動作不靈活。比如扣紐扣、系鞋帶動作緩饅,跑步常摔跤,寫字、用剪刀動作慢;頑皮的孩子卻沒有這些運動缺陷。2(二)頑皮兒童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能遵守紀律不再胡亂吵鬧;而多動症兒童則沒有自我控制能力,經常在一些陌生和嚴肅的場合做出越軌的事情來。他到陌生的地方去,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人來瘋,不遵守紀律,不聽家長的話。3(三)貪玩的兒童做事經常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並有計劃及安排,比如回家後先看動畫片,然後做作業,雖然他看電視很認真,但只要動畫片播完,他還是會有意識想做作業,但有時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孩子不想做作業,但在家長的督促下,他還是會做作業的。而多動症孩子卻無此特點,他們的行動常是衝動式,雜亂的,沒有目的性。他們看動畫片時也不能停下來,幹這幹那,不專心地看;做作業時不用心,老是出現錯誤。4(四)好動貪玩的孩子有興趣愛好,遇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注意力就很集中的。但是具有多動症傾向的兒童幾乎沒有興趣愛好,無論對待任何事情幾乎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靜不下來。最簡單的方法判斷,一般的孩子都是喜歡看動畫片,玩遊戲,平時很貪玩的孩子,一看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就認認真真的觀看,大人在旁邊干擾他,他也不理你,完全的沉入欣賞動畫片之中,這說明孩子不是多動症,因為多動症的孩子幾乎無法認真做任何事情,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END注意事項 好動的孩子由於好動,對於單調的學習沒有興趣,坐不住,靜不下心,老師經常向家長告狀,家長很擔憂,但束手無策。但是老師認為好動的調皮孩子如果在上課時不做小動作,認真聽講,學習就會大有進步。其實兒童時期是接受能力最強的時期,好奇心很強,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在玩耍中逐漸獲得新知識。而對於多動症的孩子,家長、醫生和老師要積極地配合起來,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相結合,這樣才能使孩子健康快樂的學習。

2016年04月18日 13:12

指導意見:一、注意力不集中(至少具 備5條): (1)常常不能仔細地注意細節,在做功課或其他活動中出現漫不經心的錯誤; (2)在完成任務或做遊戲時常常無法保持注意力,往往有始無終; (3)別人對他講話時常常顯得沒在聽; (4)常常無法始終遵守指令,無法按時完成功課; (5)常常遺失生活必需品,如作業本、書、筆、玩具等; (6)常回避或極其厭惡家庭作業; (7)易被外界刺激吸引; (8)組織活動的能力常常受損。專家提醒:神經系統疾病對患者的傷害是不斷加深的,及早確診,及早治療,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2016年04月18日 13:12

問題分析: 你好 多動症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的俗稱,指發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衝動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綜合征。意見建議:目前ADHD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心理行為治療、家庭治療,腦電生物回饋治療等,建議去正規醫院檢查確定病情及時治療

2016年04月18日 13:12

多動症”與孩子好動兒童有著四點本質區別: 第一、好動兒童的行動常有一定的目的性,並有計劃及安排。而多動症患兒卻無此特點,他們的行動較衝動,且雜亂,有始無終。 第二、好動的孩子有場合的觀念,而多動症的孩子卻只沉浸於自己的世界,沒有場合的觀念,比如上課沒上課的概念找其他同學玩鬧. 第三、好動的孩子一些行為有自己的控制能力,而多動症的孩子自控能力差。 第四、好動的孩子批評後能改,而多動症的孩子批評後過段時間又犯,屢教不改。

2016年04月18日 13:12

多動症為兒童期最常見的失調症之一,約有4%的兒童發病,男多於女,常於入學前開始出現症狀,不能長期地專心思考某一問題或保持安靜,常與父母或其他兒童發生激烈爭執,很難與人友好相處,入學後無好轉,並且大約有25%的多動症兒童還伴有學習困難,40%可能有偷竊或違法行為。青春期後,多數患兒病情好轉,活動過多的症狀消失,但注意力不集中,性格異常可繼續存在。據國內教養所統計,440名接受教養的青少年中有100名在兒童期有多動症。 關於多動症的原因尚無一致的意見,有人認為是行為失調,兒童多動症是後天不良教育的結果;有人認為是機體失調,是天生的,並隨年齡增長而持續存在,已發現多動症與腦細胞功能異常有關。但令人奇怪的是:活動過度的多動症患者腦細胞的功能活性反較正常人下降,尚無法解釋這種低活性的細胞如何會表現出積極的行為。 小兒多動與小兒多動症的區別在於: 1.正常好動的孩子雖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但對有興趣的事情,卻能專心致志,很少分散注意力,而多動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兒童雖然表現散漫,如上課做小動作,甚至吵鬧打架,但當他意識到必須控制自己時,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動症的孩子卻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兒童做快速、反復和輪換動作時,表現得靈活自如,而多動症患兒卻表現得很笨拙。 4.中樞神經興奮劑能使正常兒童引起興奮,而患多動症的兒童服後,卻很快地表現出安靜、少動、注意力相對集中。當他們服用鎮靜劑時,反而出現興奮、多動。 因此,對被懷疑的孩子,不妨給他們喝些咖啡或濃茶,如果孩子沒有突出表現時,希望家長不要隨便帶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診,否則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隨便對孩子說“你是多動症”,這樣做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增加精神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