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斜頸的臨床表現
斜頸有四種類型,肌性斜頸;骨斜頸;因視力障礙所致的斜頸和神經性斜頸。每個類型的斜頸治療的方法是不同的。如果斜頸較輕,可以給孩子做局部按摩,有可能恢復。但要一定要有正確的手法。如果斜頸的程度較重就需要手術治療。下面還有一篇文章你可以看看。 什麼是斜頸 (作者:搖籃專家) 小兒斜頸又稱“歪脖”,發病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屬先天性的原因有肌性斜頸和脊椎發育畸形。後天性的原因有冷風侵襲、感染和創傷導致的急性斜頸,由於眼睛斜視導致的眼性斜頸,還有一種痙攣性斜頸。最常見的是先天性肌性斜頸。 先天性肌性斜頸大多是因為出生時,嬰兒的頸部肌肉受到損傷所致,非正常分娩的如臀位產、剖腹產等小兒發病率較高。這種損傷多出現在胎位不正和產鉗牽拉的情況下。頸部的肌肉受到牽拉損傷,出現血腫,最後血腫纖維化,使肌肉攣縮變短。這種損傷多是一側,這樣就使頸部兩側肉長度不等,力量不均,導致患兒的脖子偏向肌肉短縮一側。 這種小兒在出生後一個月內,可發現一側頸部長有實性的、軟骨樣的圓形包塊。頭偏于有包塊的一側,下巴指向對側,頭部的活動稍受限制。頸部的包塊可逐漸縮小至消退。但在這一側頸部仍可摸到較硬的條索樣物,頭部的偏斜更加顯著。由於幼兒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各個器官都在不停地生長變化,這種偏斜的情況如果持續3-4周以上,就可導致面部發育不平衡。具體可表現為偏斜側的面部和顱骨均比對側小,兩側的眼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即偏斜側低,對側高,鼻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偏斜。而且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這種面部不對稱情況將日益嚴重,終至不可挽回。 如果能在2歲以前糾正斜頸,還不致於發生明顯的面部偏斜畸形,面部五官偏斜可隨著發育逐步糾正。年齡較大的斜頸病兒,即使做了手術,但面部偏斜畸形也難以矯正。這不僅影響病兒的外貌,而且影響其將來職業和生活的選擇。另外,這種病兒容易受到同伴的取笑,產生孤獨、自卑心理,將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因此,小兒斜頸一定要早治。 2歲以內的斜頸病兒,可採取中醫推拿和按摩的方法矯治。若半年內不見療效,應及早手術。2歲以上的病兒均需手術治療。
你好,小兒頸部肌肉鬆弛,力量不強,由於姿勢和頭部的重量問題,所以容易導致小兒的頭部往一側傾斜,如果時間比較長,就會引起一側的胸鎖乳突肌緊張痙攣,久而久之,形成硬結,繼而攣縮,牽動頸部往患側傾斜,再由於傾斜,引起一側的臉部發育不良,導致大小臉,這就是小兒肌性斜頸的病理表現。小兒斜頸是比較常見的小兒毛病,這種通過小兒推拿完全可以治癒,只要沒有骨骼關節的變異,都是可以治癒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建議你到當地醫院的推拿科尋求小兒推拿治療,一般治療週期是3個月到半年,具體時間各不相同,根據病情的輕重和小兒的體質,醫生的技術,和治療的頻率。通常每天或者隔天一次。祝小寶寶健康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