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為什麼癌症治不好
問題 【腫瘤科】 【歸檔】 16年04月12日

為什麼癌症治不好

問題描述 您好,請問為什麼癌症治不好?兩年前查出患有癌症,因為治療比較及時,所以治療比較容易,一個月前出現疼痛現象,到醫院檢查發現是癌症復發了,請問為什麼癌症治不好啊?
網友回答
2016年04月12日 18:36

為什麼癌症治不好?【不急不躁,制定五年“作戰”計畫】 對待癌症這樣的頑固慢性病,患者需要平和的心態,醫生也應該努力為病人制定全程治療方案(暫且定為“5年治療方案”),並將治療可能的過程告訴患者,使患者獲得最大自信心。戰勝病魔需要的是時間、智慧及信念,還有各方的通力合作。 癌症患者其實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主導者。如若把治療癌症的過程看作是一次漫長而艱苦的戰役,醫生只是參謀長和(或)作戰部長,主要提供行軍打仗的戰略戰術等謀略,並執行戰鬥命令;患者丈夫或妻子是政委,協助司令共同定奪進退大權;子女應是副司令或副政委;而患者本人才是統帥全軍的總司令,掌管操控生死的兵權,選取參謀長的方案,根據自己部隊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作戰方案和作戰部長,並且指揮作戰。患者不要因為某些症狀始終得不到緩解而喪失信心,而應在醫生(參謀長和/或作戰部長)的幫助下,統觀全域,明白5年抗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關卡、出現的變化,採取各種預防和應對措施。 這種現代的治療模式,讓患者自己參與到疾病的治療過程中並擔負責任,提高他們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加強參與感,真正做到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讓他們的情緒由低迷、消極、急躁轉變為主動、積極、不急不躁。同時也加強了醫患之間的溝通,增進相互理解與合作。

2016年04月12日 18:36

為什麼癌症治不好?癌症是一大類惡性腫瘤的統稱。癌細胞的特點是無限制、無止境地增生,使患者體內的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癌細胞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症狀;癌細胞還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欲不振、發熱以及嚴重的臟器功能受損等等。與之相對的有良性腫瘤,良性腫瘤則容易清除乾淨,一般不轉移、不復發,對器官、組織只有擠壓和阻塞作用,但癌症(惡性腫瘤)還可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壞死出血合併感染,患者最終由於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到了科學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有理由相信癌症並非不治之症。致力於自然醫學研究的醫學專家們研究發現:負離子對抑制癌細胞轉移有令人鼓舞的效果,重要的是利用自然因數負離子對癌症患者治療對機體無任何損害,沒有任何毒副作用。

2016年04月12日 18:36

為什麼癌症治不好?癌症復發轉移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手術切除不徹底,一些肉眼看不見的顯微水準的癌細胞遺留下來,或個別隱藏癌細胞的淋巴結漏切除,或手術時"無癌手術"操作不好,個別的癌細胞散落種植在其它部位,這些都是癌復發的定時炸彈。癌症患者確診時在部分都是癌的中、晚期,病理上屬浸潤期,此時癌細胞不但蔓延到周圍淋巴結,而且癌細胞已進入血管播散,在全身遊弋轉移,術後放療、化療不可能把局部殘留的及運行的轉移的癌細胞完全消滅,所以癌症復發轉移的比率很高。因此想要治好癌症,防止復發轉移是關鍵,目前生物治療作為防止腫瘤復發與轉移的首要治療手段,被廣泛應用於臨床,並與手術、放療、化療同時作用於癌症病灶,對於消滅隱藏的尚未暴露的微型癌灶具有顯著療效,為腫瘤復發清除了隱患,大大提高癌症的患者臨床治癒率和生存率。

2016年04月12日 18:36

其實癌症一般是不會傳染的,因為長期接觸因此比較容易罹患癌症,但卻並不是因為被傳染。如果,癌症真正會傳染,那麼應該有病原體才對,如果核菌會傳染給別人而蔓延一般,癌的病原體才會傳染給別人。 癌症傳染的幾率是很小的,不過近年來癌症患者卻越來越多,這主要還是跟我們生活的環境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環境在不斷的惡化,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不斷的增多,在加上不規律的生活等,所以我們要提高防癌抗癌的意識,如果沒有辦法改善日益惡化的環境,但我們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飲食習慣,平時做做運動鍛煉,多吃一些防癌抗癌的食品,番茄紅素、螺旋藻以及蔬菜、水果等等。

2016年04月12日 18:35

為什麼癌症治不好?“癌症病人1/3是嚇死的,1/3是用藥過度病人無法耐受而死的,最後1/3才是治療無效而死的。”這話雖無科學根據,但卻說明一個道理:病人若能樂觀對待並採取正確的治療行為,就可能戰勝癌症,延長生命。患上癌症怎樣選擇並進行治療 【態度積極,樂觀主動,是一切治療的開始】 現代醫學的進展表明,很多癌症並非不治之症。經過積極治療,有的病人可能一輩子都與腫瘤共同生活,也可相安無事,只要按時複查,堅持“扶正”治療,還是可以如健康人一樣享受生命。因此在正確認識癌症的發生與治療後,癌症病人及家屬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共同培養樂觀、正確的生活態度,樹立積極、必勝的信念,為患者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生活環境。 中醫學認為,突然強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復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人體臟腑功能損傷,氣機逆亂,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病。現代醫學心理學家的許多調查研究也證實了精神因素與惡性腫瘤的密切關係。有人指出:影響癌症發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於癌症起病前6~8個月,而憂鬱、失望、悲哀可能是癌症的先兆。已有的研究還發現,死亡、離別的悲哀、憂鬱和焦慮,在癌症發病前的一年左右就可以見到。 臨床上,許多患者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時,會表現出恐懼與焦慮、孤獨和抑鬱、憤怒與仇視等等各種不良的情緒變化。有一種“想像療法”,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自我進行。病人把某一種觀念暗示給自己,如:想像自己如何戰勝了癌症,已經戰勝了癌症,等等,這樣有可能使體內的免疫機能得到改善。 平時,患者還應努力在生活中擇其樂而從之,迂其憂而棄之。不要因患上癌症帶來的諸多變化而怨天尤人、厭世悲觀,而應該努力培養“恬淡虛無”的生活態度,避免過度的情志變化和精神刺激,做到開朗樂觀、寬宏大度,遇事“泰然處之”,使自己有良好的“應付能力”。心態如何,對治療效果絕對是關係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