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糖尿病會引起便秘嗎
問題 【內科】 【歸檔】 15年12月13日

糖尿病會引起便秘嗎

問題描述 爺爺患有糖尿病很多年了。一直都在保守治療,控制的都挺好,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嚴重了,還便秘想知道怎麼辦啊?請問這種情況需不需要治療,或吃些藥,吃橄欖油有沒有用?希望醫生能馬上線上回答我,謝謝!
網友回答
2016年12月21日 10:53

糖尿病患者常併發胃輕癱,伴有胃動力障礙,排空延遲,無上消化道器質性損害等特徵,影響患者胃腸功能。建議此類便秘患者服用溫和通便的中成藥或中藥進行治療,如四磨湯口服液。四磨湯口服液由木香、枳殼、烏藥、檳榔四味藥材製成,具有順氣降逆、消積導滯之功效,四味藥材共同發揮藥效,達到增加胃腸平滑肌張力,促進胃腸蠕動,作用溫和而持久,加快腸蠕動功能的恢復,緩解老年人便秘症狀。同時,四磨湯可使腸蠕動幅度與肌張力明顯增強,降低胃動素水準,輔助治療糖尿病患者胃輕癱。

2016年11月28日 14:32

您好,胃腸道功能變差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併發症,包括吞咽困難,進食後反流,胃部不適及燒灼感,食後腹脹、腹瀉、便秘等。糖尿病人66%以上有明顯的迷走神經功能異常,導致胃液分泌減少,引起食物排入十二指腸困難,減慢腸蠕動,因而容易便秘。患糖尿病的病人,發生便秘者幾乎占一半。橄欖油是可以緩解便秘的。根據您描述的您便秘的症狀,您在平時可以注意:①調整生活方式,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避免濫用藥。②提倡均衡飲食,不要只顧營養豐富而飲食過於精細;適量增加膳食纖維類食物,應多吃些新鮮綠葉蔬菜和水果,以增加食物中的纖維素;適當多吃些蜂蜜、黑芝麻、核桃仁等食物,以潤腸通便,預防便秘嗯嗯; 多飲水;忌煙、酒、濃茶、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品,它們常可使大便更加幹結,甚至引起便血。③適量的運動以醫療體操為主,可配合步行、慢跑和腹部的自我按摩。同時,您也可以服用中成藥首薈通便膠囊,功能主治:養陰益氣,瀉濁通便。用於功能性便秘,中醫辨證屬氣陰兩虛兼毒邪內蘊證者,症見便秘,腹脹,口燥咽幹,神疲乏力,五心煩熱,舌質紅嫩或淡,舌苔白或白膩,脈沉細或滑數。臨床治癒率較高,具有國家專利組方,精選道地藥材,療程短,安全性高,效果顯著。用法用量:飯後溫開水送服。一次2粒,一日3次。療程為14天。禁忌:1、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2、既往有何首烏或含何首烏製劑引起肝損傷病史者禁用。 3、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首薈治癒後不容易反復。

2015年12月13日 09:40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糖尿病的症狀可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與代謝紊亂有關的表現,尤其是與高血糖有關的“三多一少”,多見於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顯或僅有部分表現;另一大類是各種急性、慢性併發症的表現。1.多尿, 是由於血糖過高,超過腎糖閾(8.89~10.0mmol/L),經腎小球濾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形成滲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達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增高,尿糖排泄障礙,在血糖輕中度增高時,多尿可不明顯。2.多飲,主要由於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明顯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丟失過多,發生細胞內脫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進一步明顯升高,刺激口渴中樞,導致口渴而多飲。多飲進一步加重多尿。3.多食多食,機制不十分清楚。多數學者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進出組織細胞前後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時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縮小,刺激攝食中樞,產生饑餓感;攝食後血糖升高,動靜脈血中濃度差加大(大於0.829mmoL/L),攝食中樞受抑制,飽腹中樞興奮,攝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於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缺乏或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組織攝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雖然血糖處於高水準,但動靜脈血中葡萄糖的濃度差很小,組織細胞實際上處於“饑餓狀態”,從而刺激攝食中樞,引起饑餓、多食;另外,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從尿中排泄,因此機體實際上處於半饑餓狀態,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進。4.體重下降,糖尿病患者儘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體重下降,主要是由於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或胰島素抵抗,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強,消耗過多,呈負氮平衡,體重逐漸下降,乃至出現消瘦。一旦糖尿病經合理的治療,獲得良好控制後,體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體重持續下降或明顯消瘦,提示可能代謝控制不佳或合併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5.乏力,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見的,由於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釋放出能量,同時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及負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6.視力下降,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診時,主訴視力下降或模糊,這主要可能與高血糖導致晶體滲透壓改變,引起晶體屈光度變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屬功能性改變,一旦血糖獲得良好控制,視力可較快恢復正常。7.併發症,糖尿病併發症眾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皮膚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胃輕癱、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臟病、糖尿病與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糖尿病併發泌尿系感染、糖尿病性神經病、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伴發的葡萄膜炎、糖尿病並結核病等。

2015年12月13日 09:40

預防措施: (1)防止和糾正肥胖。 (2)避免高脂肪飲食。 (3)飲食要保證合理體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製、富含可溶性維生素為好,占食物總熱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總熱量的15%~20%(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比例大於1.5),蛋白質占食物總熱量的10%~15%。多吃蔬菜。 (4)增加體力活動,參加體育鍛煉。 (5)避免或少用對糖代謝不利的藥物。 (6)積極發現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 (7)戒除煙酒等不良習慣。 (8)對中老年人定期進行健康查體,除常規空腹血糖外,應重視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 糖尿病預防的三道防線 糖尿病的預防,應構築三道“防線”,在醫學上稱之為三級預防。如果“防線”佈設、構築得及時、合理和牢固,大部分糖尿病是有可能預防或控制的。這三道“防線”是: 一級預防 樹立正確的進食觀並採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糖尿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疾病,其發生雖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後天的生活和環境因素。現已知道,熱量過度攝入、肥胖、缺少運動是發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鹽、低脂、高纖維、高維生素,是預防糖尿病的最佳飲食配伍。對體重進行定期監測,將體重長期維持在正常水準是至關重要的。體重增加時,應及時限制飲食,增加運動量,使其儘早回落至正常。要使運動成為生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終生的習慣。運動不但可消耗多餘的熱量和維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實感和欣快感。當然運動要講究科學和藝術,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照顧興趣、結伴進行,以易於獲得效果和便於堅持。要戒煙和少飲酒,並杜絕一切不良生活習慣。雙親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運動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預防。 二級預防 定期檢測血糖,以儘早發現無症狀性糖尿病。應該將血糖測定列為中老年人常規的體檢項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測定。凡有糖尿病的蛛絲馬跡,如皮膚感覺異常、性功能減退、視力不佳、多尿、白內障等,更要及時去測定血糖,以儘早診斷,爭取早期治療的寶貴時間。要綜合調動飲食、運動、藥物等手段,將血糖長期平穩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準。空腹血糖宜在每升6.11毫摩爾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宜在每升9.44毫摩爾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準的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應在7.0%以下。還要定期測定血脂、血壓、心電圖,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間接指標。 三級預防 目的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慢性合併症的發生和發展,減少傷殘和死亡率。糖尿病人很容易併發其他慢性病,且易因併發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對糖尿病慢性合併症加強監測,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糖尿病,常可預防併發症的發生,使病人能長期過接近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