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白喉的原因
問題 【皮膚性病科】 【歸檔】 16年01月29日

白喉的原因

問題描述 白喉桿菌產生白喉毒素的原因?討教咽白喉的症狀有哪些?幫朋友問的,不是本人,請醫生為我解答,感謝感謝再感謝!
網友回答
2016年01月29日 20:44

白喉的原因這裡匯總了白喉的詳細病因,詳細如下: (一)病原 形態染色 白喉桿菌細長稍彎,排列不規則,常呈L、V、X、T等字形或排成柵欄狀。革蘭氏染色陽性;用美蘭液染色菌體著色不均勻,常呈著色深的顆粒;用奈瑟氏染色菌體染成黃褐色,一端或二端染成藍色或深藍色顆粒,稱為異染顆粒(Metachromaticgranules),是本菌形態特徵之一。 培養特性 白喉桿菌為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最適溫度為37℃,最適PH為7.2~7.8,在含血液、血清或雞蛋的培養基上生長良好。菌落呈灰白色、光滑、圓形凸起,在含有0.033%亞碲酸鉀血清培養基上生長繁殖能吸收碲鹽,並還原為金屬碲,使菌落呈黑色,為本屬其他棒狀桿菌共同特點。且亞碲酸鉀能抑制標本中其他細菌的生長,故亞碲酸鉀血瓊脂平板可作為棒狀選擇培養基。根據在此培養基上白喉桿菌落的特點及生化反應,可將白喉桿菌區分為重型(Gravis)、中間型(Intermedus)和輕型(Mitis)三型,三型白喉桿菌的分佈有所不同,常隨地區和年份有別,有流行病學意義。

2016年01月29日 20:44

白喉的原因致病性 本菌的致病物質主要是白喉毒素。白喉毒素是含有兩個二硫鍵的多肽鏈,分子量為62,000。經蛋白酶水解後,可分為A和B兩個片段,中間仍由二硫鍵聯接。B片段,無酶活性,但能與宿主易感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結合,並通過易位作用使A片段進入細胞。A片段具有酶活性,能將氧化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NAD+)水解為煙醯胺及腺嘌呤二磷酸核糖(ADPR)兩部分,並催化延伸因數-2(Elongationfactor-2,EF-2)與ADPR共價結合,使EF-2失去轉位活性,從而中止肽-tRNA及mRNA在核糖體上由受位轉移至供位,肽鏈不能延長,細胞蛋白質合成受阻,細胞死亡,病變產生。 僅攜帶β-棒狀桿菌噬菌體的溶源性白喉桿菌才能產生外毒素,因為白喉毒素就是β棒狀桿菌噬體毒素基因(tox+)編碼的蛋白質。tox+基因的表達與菌體無機鐵含量密切相關,鐵含量適量時,tox+基因表達,否則不表達。 白喉桿菌尚產生一些侵襲性物質,如類似于結核桿菌的索狀因數(Cordfactor),能破壞細胞的線粒體膜,導致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受到抑制。

2016年01月29日 20:44

白喉的原因(二)發病機制 白喉桿菌侵襲力弱,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後,僅在表層上皮細胞內繁殖,一般不引起菌血症。當局部黏膜有損傷時,如患麻疹、猩紅熱、百日咳或上呼吸道感染時,白喉桿菌的侵襲力增強。在白喉桿菌的繁殖過程中產生的外毒素不但可引起局部病變,還可引起全身性中毒性病變,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此毒素有A和B兩個亞單位組成,兩者通過二硫鍵連接,B亞單位無直接的毒性,但它有一個受體結合區和一個轉位區。B亞單位可以與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膜受體pro-hHB-EGF)結合,結合後通過轉位區的介導,可輸送A亞單位進入宿主胞質內(圖1)。

2016年01月29日 20:44

白喉的原因A亞單位有毒性,可使細胞內延伸因數-2(elongationfactor-2,EF-2)滅活。EF-2是肽鏈合成轉位反應所必需的酶,因其失活後使核糖體“受位”上正在合成的肽鏈不能轉位至核糖體“給位”,使氨基醯-tRNA無法與核糖體結合,肽鏈延伸反應停止,靶細胞因不能合成蛋白質而死亡,因而白喉毒素對哺乳動物的細胞有直接致死作用。細菌造成局部組織的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血管擴張,大量纖維蛋白滲出及白細胞浸潤。外毒素對細胞的強烈毒性作用更加重了局部的炎症、壞死,大量滲出的纖維蛋白與壞死細胞及白細胞、細菌等凝結在一起覆蓋在破壞的黏膜表面形成本病的特殊病變,即假膜。假膜一般為灰白色,有混合感染時可呈黃色或污穢色,伴有出血時可呈黑色。開始薄,繼之變厚,邊緣較整齊,不易脫落,用力剝脫時可見出血點。假膜形成處及周圍組織呈輕度充血腫脹。喉、氣管和支氣管被覆柱狀上皮的部位形成的假膜與黏膜粘連不緊,易於脫落造成窒息。外毒素由局部吸收,引起全身毒血症症狀。毒素吸收量可因假膜部位及範圍不同而異。咽部毒素吸收量最大,扁桃體次之,喉和氣管較少。假膜愈廣泛,毒素吸收量也愈大,病情也愈重。毒素吸附于細胞表面時,尚可為抗毒素所中和,若已進人細胞內,則不能被抗毒素中和,故臨床上強調早期足量應用抗毒素。外毒素與各組織細胞結合後可引起全身性病理變化。其中以心肌、末梢神經較著。心臟早期常擴大,心肌常有混濁腫脹及脂肪變性,以後可有多發性灶性玻璃樣變,心肌壞死及單核細胞浸潤,傳導束也可被累及,最後可有結締組織增生,偶見心內血栓形成。神經病變多見於周圍神經,髓鞘常呈脂肪變性,神經軸亦斷裂。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均可受累,但主要為運動神經,第九和第十腦神經最易受累。受損神經很少壞死,因此白喉性麻痹幾乎均可恢復。腎臟可呈混濁腫脹及腎小管上皮細胞脫落。腎上腺可有充血:退行性變或出血。肝細胞可脂肪變性,肝小葉可有中央壞死。

2016年01月29日 20:44

白喉的原因白喉桿菌在易感者的上呼吸道(通常為咽部)粘膜表層組織內或體表皮膚內繁殖,分泌外毒素,外毒素滲入局部及周圍組織,引起組織壞死和急性假膜性炎症。從血管滲出的液體中含有易凝固的纖維蛋白,將炎性細胞、粘膜壞死組織和白喉桿菌凝固在一起而形成假膜,假膜呈灰白色,邊緣較整齊,假膜與粘膜下組織緊密粘連,不易拭去。#少數病人的病變可侵入深層組織而形成潰瘍面。喉、氣管及支氣管粘膜上皮具有纖毛,形成的假膜和粘膜粘連不緊,易從氣管切口處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