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鼓膜破了能長好嗎?耳膜破了有芝麻大,已經有半個月了。請問
問題 【五官科】 【歸檔】 15年08月27日

鼓膜破了能長好嗎?耳膜破了有芝麻大,已經有半個月了。請問

問題描述 鼓膜破了能長好嗎?耳膜破了有芝麻大,已經有半個月了。請問能長好嗎?就吃了-些消炎藥。
網友回答
2015年08月27日 19:03

鼓膜,鼓膜也稱耳膜,為一彈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將外耳道與中耳隔開。 鼓膜距外耳道口約2.5釐米一3.5釐米,位於外耳道與鼓室之間,鼓膜的高度約9毫米,寬約8毫米,平均面積約90平方毫米,厚度0.1毫米。鼓膜呈橢圓形,其外形如漏斗,斜置於外耳道內,與外耳道成底45一50。致使外耳道之後上壁較前下壁為短。嬰幼兒由於外耳道骨部未發育,鼓膜幾乎與外耳道底壁平行,因此在檢查鼓膜時較難看到。錘骨柄自上而下地嵌附於鼓膜上,上於鼓膜中央,因而向內牽拉鼓膜,使之呈漏斗狀,很像收音機的揚聲器,其中央凹陷處,稱為鼓膜臍部,由臍向上稍向前達緊張部上緣處有一灰白色圓點狀小突起,稱錘凸,即錘骨短突頂起鼓膜部位,臨床稱錘骨短突。鼓膜,錘凸乃錘骨短突將鼓膜頂起所致。在鼓膜表面,由臍與錘凸之間有一由前上斜向後下的白色條紋,系錘骨柄移行於鼓膜內所形成,稱錘紋。經紋之末端恰在鼓膜之中央部,稱臍部。在臍部之前下方由臍向前下達鼓膜邊緣一三角形反光區,稱光錐。光錐乃由投射到鼓膜之光線反射所致,在鼓膜形態有改變時,光錐的形態及位置常隨之而變化。為上頜動脈的耳深動脈及鼓室前動脈和耳後動脈的分支所供給,主要分佈於鬆弛部、錘骨柄及鼓膜的周邊部。淺層靜脈流向外頸靜脈,鼓膜內側靜脈部分流向橫竇及硬腦膜靜脈,部分流向咽鼓管靜脈。

2015年08月27日 19:03

鼓膜,鼓膜的外面後半部分由迷走神經分佈,前半部來自三叉神經的耳額支。鼓膜的內側面為舌咽神經的鼓室支支配,故耳及咽部有疼痛時常可相互影響。神經分佈與血管分佈相似,纖維集中分佈於鬆弛部及錘骨柄區域,而緊張部的神經分佈比較貧乏。故而在無局部或全身麻醉的情況下,在正常的鼓膜的後部分進行切開,不會引起過度的痛苦。過遽的壓力變化,例如感冒時打噴嚏,偶爾亦會引起耳朵疼痛,導致鼓膜破裂。鼓膜, (3)大多數的鼓膜穿孔乃因中耳炎,由內往外破出,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併發急性中耳炎或中耳積水,經一段時日或反覆發作之後,部份鼓膜受到侵蝕,壞死而破裂,中耳的積液流竄而出,造成耳朵流膿(耳漏)。鼓膜穿孔有大有小,可小如針孔,亦可大至完全不見鼓膜,大部份為單獨的穿孔,偶爾亦可見多個穿孔。外傷造成的鼓膜穿孔只要不續發感染,破孔面積不太大,通常會在一個月左右都能自行癒合,不需另外處理。慢性中耳炎之鼓膜穿孔,除了導致耳漏、聽障以外,還有形成膽脂瘤的危險性,所以有必要加以修補。破掉的鼓膜可以用耳旁顳肌的筋膜來修補,成功率高達九成以上,經由這種鼓膜成型術或鼓室成型術,可以消除耳漏並改善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