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洋地黃中毒的治療
問題 【青光眼】 【歸檔】 14年08月24日

洋地黃中毒的治療

問題描述 洋地黃過量,導致中毒是怎麼回事?洋地黃中毒的處理方法? 感謝醫生為我快速解答。
網友回答
2014年08月24日 07:46

您好;一般對於洋地黃中毒的急救有;1.臨床中毒病人立即停藥,同時停用排鉀性利尿劑,重者內服不久時立即用溫水、濃茶或1:2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用硫酸鎂導瀉。 2.內服通用解毒劑或鞣酸蛋白3~5g。 3.發生少量過早搏動或短陣二聯律時可口服10%氯化鉀液10~20ml,每日3~4次,片劑有發生小腸炎、出血或腸梗阻的可能,故不宜用。如中毒較重,出現頻發的異位搏動,伴心動過速、室性心律失常時,可靜脈滴注氯化鉀,成人用1g氯化鉀加於5%葡萄糖250ml中,在1~2小時內由靜脈滴入,切禁靜脈推注。靜滴中應密切注意病情變化,並作心電圖記錄,防止高血鉀及其他心律失常發生。腎功能衰竭及重度房室傳導阻滯且不伴有低鉀者禁用鉀鹽。竇房阻滯、竇性停搏等也屬禁用。 4.如有重度房室傳導阻滯、竇性心動過緩、竇房阻滯、竇性停搏、室率緩慢的心房顫動及交界性逸搏心律等,根據病情輕重酌情採用硫酸阿托品靜脈滴注、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靜脈滴注可取2~5mg,加於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進行,每日1次。皮下注射可取0.5~1mg,每3~4小時1次。靜脈注射需稀釋,必要時重複應用。房室傳導阻滯所致的心率緩慢性心律失常經阿托品治療無效時,可用異丙腎上腺素治療。但中毒帶來的異位節律點自律性升高的心律失常不適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5.當出現洋地黃引起的各種快速型心律失常時如伴有房室傳導阻滯的房性心動過速和室性過早搏動等病人,苯妥英鈉可稱為安全有效的良好藥物,可用250mg稀釋於20ml的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中(因為強鹼性,不宜用葡萄糖液稀釋),於5~15分鐘內注射完,待轉為竇性心律後,用口服法維持,每次0.1g,每日3~4次。 6.出現急性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如頻繁室性過早搏動、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及顫動等,可用利多卡因50~100mg溶於10%葡萄糖溶液20ml,在5分鐘內緩慢靜脈注入,若無效可取低限劑量重複數次,間隔20分鐘,總量不超過300mg,心律失常控制後,繼以每分鐘1~3mg靜滴維持。 7.當鉀鹽、苯妥英鈉及利多卡因等藥物治療無效或有禁忌時,可考慮用普魯卡因醯胺,但其毒性較大,尤其是靜脈給藥,必須同時有心電圖監護及定時測定血壓。單純性房室傳導阻滯而不帶有房性心動過速、嚴重心力衰竭禁用。

2014年08月24日 07:46

洋地黃中毒多是由於洋地黃用量過大引起,但一些口服維持量的病人仍可出現洋地黃中毒,說明個體間差異較大.此外,還有很多因素可誘發洋地黃中毒:①低血鉀,高血鈣及堿中毒時易出現洋地黃中毒.②地高辛主要由腎臟排出,洋地黃毒甙主要由肝臟代謝,肝腎功能不全時可產生蓄積中毒.②有人認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時血清地高辛濃度可降低,並認為是由於甲亢增加地高辛分佈容積所致;甲狀腺功能低下時則易於出現地高辛體內蓄積.④心肌本身狀況如心肌有活動性炎症,缺血,壞死等病變時,對洋地黃耐受性低而易於中毒.⑤缺氧亦可使心肌對洋地黃的耐受性降低.⑧抗生素能改變腸道菌譜,提高地高辛的血藥濃度.⑦同時合用其它藥物如奎尼丁,異搏定,乙胺碘映酮時,均可增高地高辛的血藥濃度.⑧改變自主神經活性的藥物如利血平,β受體興奮劑等亦可誘發洋地黃中毒.洋地黃中毒的處理:對懷疑或已診斷為洋地黃中毒者,首先應停服洋地黃.中毒症狀輕者可待體內洋地黃排泄至無中毒症狀時調整維持量.促進洋地黃排泄的方法多無實際價值,血液透析治療的價值尚不能肯定.中毒症狀重者應採取如下處理: (1)嚴重緩慢性心律失常:如竇性心動過緩(竇緩),竇房傳導阻滯,竇性停搏,高度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可給予阿隨品,必要時可予臨時心臟起搏治療. (2)頻發早搏及快速心律失常;①補鉀:靜脈給予或口服氯化鉀.鉀可阻止洋地黃與心肌進一步結合,防止中毒繼續加深.但同時伴有房室傳導阻滯及高鉀血症者應慎用.補鉀的同時還可以補鎂.②苯妥英鈉及利多卡因的應用:洋地黃中毒伴快速心律失常時可選用.苯妥英鈉靜脈注射50-loo毫克/次,每5-10分鐘可重複1次,總量可達500毫克,以後改為口服維持.利多卡因首劑50一100毫克靜脈注射,並以1-4微克/分速度靜滴維持.②洋地黃特異抗體的應用:洋地黃特異抗體可以和已與Na+-K+-ATP酶結合的洋地黃結合,並消除其作用.洋地黃特異抗體碎片的作用更優,因其分子量小,結合洋地黃後可迅速排出體外.④在治療洋地黃中毒時,應測定血清中洋地黃濃度,及時修正診斷並查找中毒誘因.⑤忌用電除顫,因洋地黃中毒時心肌細胞興奮性增高,直流電除顫易引起室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