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判斷力
孩子碰到挫折時,判斷力會受影響。有的會埋怨不公平,有的會自暴自棄,認為自己本來就比別人差。這兩種心理其實是一樣的,那就是:信心動搖,失去鬥志。最常見的情形是孩子不知道要念哪一科,最後哪一科都沒準備好;其次是別人說什麼,他就做什麼,拿不定主意。很多事情不全是因為自己的問題,好比考試的題目簡單一點兒,當然成績就高一點兒,考題很難,分數自然就差一些。對於這種情形,家長不必太憂心,保持平常心就對啦!所以當孩子心情沮喪,不知道該怎麼辦時,你可以告訴他只要盡力了,就無須難過,同時鼓勵他為下一次考試定個目標,繼續努力!有時盡力去做的事,結果可能不如預期的好,從另一個方面看,這樣的經驗也是寶貴的。它可以鍛煉我們的判斷力,判斷不正確就及時修正,以期下一次能準確判斷。至於自怨自艾,不但於事無補,也浪費精力。一個人的判斷力也是需要訓練的。判斷力強的人,能抓住致勝的關鍵,享受勝利的成果。只有判斷力弱的人,才會失去鬥志、人云亦云。平日裡,我們可以陪孩子看一些比賽性質的電視節目,問他何者強,何者弱?進而問他為什麼,等勝負已決,再告訴他強弱的關鍵在哪兒。説明孩子判斷,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自己去判斷。給孩子定個努力的目標,再告訴孩子如何能致勝,剩下的就靠他自己努力了。但要記住,有時努力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那麼,當成一次判斷錯誤好了,下次要看准了。
幼兒由於擁有的知識不夠豐富加上邏輯思考能力不成熟,因此常常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但隨著身心的成長及知識的增加,孩子也能擁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在這個過程中經驗的累積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孩子必須有機會練習如何做決定。但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生做出錯誤判斷的情況,如:在寒冷的冬天卻選擇穿短袖的衣服等.在成人適當的輔導之下,這些錯誤的經驗將會是幫助孩子有一天能做出正確決定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