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心理健康孩子脾氣不好怎麼辦,怎麼改呢?
問題 【精神心理科】 【歸檔】 12年04月13日

孩子脾氣不好怎麼辦,怎麼改呢?

問題描述 孩子脾氣不好怎麼辦,怎麼改呢? 孩子脾氣不好怎麼辦這個問題好煩人,請問我要怎麼做才可以呢?
網友回答
2012年04月13日 21:45

針對 孩子脾氣不好怎麼辦這個問題,一定要得到重視,關於 孩子脾氣不好怎麼辦,為你解答如下:孩子的脾氣不好,有很大程度是因為家長的教育方法不同而引起的,家長應當先檢討自己,在批評孩子前現象向海的優點,多鼓勵孩子,然後再要求孩子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不要責備孩子,這樣孩子就很容易放棄自己。 一般來說,孩子發脾氣,肯定有原因,找到原因。不一定是孩子錯哦。即使在我們看來是孩子不好,那麼也是先和孩子產生“同感”,體會他的痛苦,告訴他爸爸媽媽理解他的感情,然後再談為什麼媽媽不能同意他的決定,或者做適當地讓步,這樣孩子會比較好接受。這種“同感不同意”的態度,在現實中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效果。而且,你一旦願意和孩子產生同感,孩子也常常會和你產生同感,學會分享你的快樂,分擔你的痛苦。 對孩子要多鼓勵,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儘量多給孩子以鼓勵,儘量多誇他,越是誇她好,她就越能夠自己約束自己,這樣她的脾氣就會好起來! 一般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獨立的願望,並萌生自我意識。他們不願事事受父母的管束,對父母的包辦或擺佈產生反感。當大人不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他們就會把內心的不滿毫無保留地發洩出來。另外,孩子只不過剛剛具備了一些初步的簡單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借大世界個發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還不能理解,他們要獨立,卻又做不好,這種情況下,他們會因為達不到目的而發脾氣。 孩子不善於用語言表達,有些事情他們還說不清,因而在大人堅持要他做不願做的事,或大人堅持不能允諾他們的要求時,他們就會用發脾氣來宣洩其壓抑的情緒。 人小脾氣大的孩子,除了脾氣倔之外,還有點“小聰明”。他們能摸透大人的心理,也掌握了一套規律:只要先撒嬌,再磨纏,最後向大人發一通脾氣鬧一番,什麼目的都能達到。 孩子發脾氣、耍賴,原是作為要脅大人的手段,並不希望太過火。可是,脾氣一發,過分的興奮就像決堤的洪水,奔騰呼嘯,理智喪失,任憑情緒左右,只顧撒野,一點餘地不留。過後,雖然願望達到了,但對自己發脾氣時的那種諸如以頭撞牆、摔壞心愛的玩具的行為卻也感到後悔,甚至內疚。同時,嘗到了對自己行為的無可奈何的滋味,也體驗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於是,他們會感到自卑和痛苦。 因此,對大發脾氣的兒童,家長應堅持兩個原則: 一是絕對不要斥責或體罰孩子。 二是緊緊拖住孩子,不要讓孩子撒野毀物和自毀。 第一個原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斥責等於火上加油,適得其反。特別是家長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樣子,等於是孩子發脾氣的“榜樣”。須知,柔能克剛,而剛卻克不了了柔。 第二個原則的著眼點,在於用骨肉之情和善良的願望,幫助孩子控制難以自製的情緒,讓他一動不動地呆上5分鐘,爆發的情緒就會平息下來。 待孩子發過脾氣過後,應同孩子談心,教育孩子認識發脾氣的危害,學會以理智駕馭感情。平時,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應主動地給予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堅決不能滿足,怎麼撒野也不行,讓孩子明白:凡事必須講道理,無理寸步難行。 對人小脾氣大的孩子,父母教育的口徑必須一致,切忌南轅北轍;教育務必堅持,堅持一段時間,情況就會好轉。 孩子病後常會“長脾氣”。家長今後應該注意,即使孩子病中也不要無原則遷就。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大人堅持原則很有必要,但不能讓孩子一直哭鬧,大人孩子都受不了,要及時轉移他的注意力。這麼小的孩子,在他大哭大鬧的最高峰過去後,帶他看看外面的車、小動物等東西,讓他恢復情緒。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要做真確的分析,該滿足的正當需求應給予充分滿足,對不適合的需求則要講清道理。在孩子情緒波動聽不進話的時候,要給些時間讓他冷靜下來,然後再講清道理。千萬不要在對孩子願望不瞭解的情況下,自己先發火,更不要將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造成孩子的對抗情緒。希望初為父母者多尊重孩子,多理解孩子,多與孩子溝通,少用家長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