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頭皮損傷病人的護理

頭皮損傷病人的護理

問題描述 我是一名學護理的學生,我想瞭解一下顱腦損傷病人的護理是怎麼樣的?頭皮損傷病人的護理
網友回答
2000年01月01日 00:00

(一)急性期護理一、急性期護理 由於顱腦損傷的病人在急性期死亡率較高,監護病房,使用監護儀器測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等,同時嚴密觀察意識、瞳孔和四肢活動情況,做好書面記錄。並要保持環境安靜。二、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意識情況:應用Glasgow昏迷評分法,並正確區別術後全麻未醒、冬眠狀態及意識障礙。瞳孔:瞳孔正常直徑為2~5mm,雙側等大等園,光反射靈敏。否則可能提示有腦疝發生。生命體征:血壓、脈搏、呼吸可以反映生命中樞的功能及顱內壓力的改變,在顱腦損傷的情況廈,血壓升高常常提示顱內高壓,多見於腦水腫,顱內出血。血壓下降則提示迴圈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樞性迴圈功能衰竭時病情更為嚴重,必須密切注意,以及時調整用藥,保持血壓平穩。如果早期發生“二慢一高”(呼吸慢、脈搏慢、血壓升高),顱內壓升高,則提示腦疝形成的可能,應及時報告醫生病情,配合救治。三、保持呼吸道通暢 要密切注意觀察,防止呼吸道梗阻及誤吸的發生,保持正常通氣,確保有效供氧。定時做血氣分析,動態觀察血氧分壓及二氧化碳分壓,有的放矢的指導呼吸管理。對缺氧狀態嚴重,出現中樞性呼吸功能障礙的病人,應行呼吸機輔助呼吸。本組對持續昏迷,咳嗽能力減弱,繼發呼吸道感染或呼吸道梗阻的病人,應行氣管切開術,給予面罩吸氧,把好無菌操作、氣管內滴藥、及時正確吸痰三關,避免和減少了併發症的發生。本組有70例行氣管切開術,全部病人得以生還。四、降低顱內壓 顱腦損傷病人因出血、水腫等原因必然導致病人顱內壓增高,危及生命。因此,必須採取各種手段降低顱內壓。對於顱腦損傷術後病人,結合患者意識、生命體征可以預測是術後出血還是腦水腫,一般顱術後出血易發生在24小時內,腦水腫一般在術後48~72小時達高峰,因此,在術後3天之內監測顱內壓很有意義,如顱內壓升高,經一般治療產能降低時,可進一步採取頭顱CT掃描、腦血管造影輔助檢查尋找原因,以決定是脫水治療或進行手術減壓。五、適當抬高頭部,避免前屈、過伸、側轉,各種護理操作應儘量輕穩、仔細,以免刺激病人而引起顱內壓劇烈波動。適當控制水和鈉鹽的攝入,準確收集記錄每日尿量,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各種脫水劑的治療應力爭做到快速、足量、準時的原則。六、控制中樞性高熱 顱腦損傷病人往往累及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中樞性高熱的發生率很高,勢必進一步加重腦損害。應將病人置於易於散熱的環境下,室溫保持在22℃左右為宜,于高熱病人的頭部、頸部、腋部、腹股溝等部位放置冰塊,或用溫水擦洗上述部位以行物理降溫,或應用醫用控溫毯。同時行動態體溫監測,必要時可採用冬眠療法,以降低機體代謝率,減少耗氧,保護細胞膜,減輕腦水腫的發生。

2000年01月01日 00:00

顱腦損傷病人的護理方法:急性期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顱內壓及中樞性高熱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康復期注重補充能量促進機體康復、加強基礎護理預防併發症、加強癱瘓肢體功能鍛煉。綜合康復訓練能促進病人康復,提高生存品質。做好護理工作是影響顱腦損傷病人的預後的重要因素。